天使在人间--立夏育儿手记
以食为天--孩子的吃
没有盐就没有味道就没有力气吗?
最近外婆从成都打电话来,听说我们现在给孩子们做菜“当然放盐了”,觉得很欣慰。
长期以来,虽然我一再跟她解释油盐跟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以及英国政府建议的一岁以内孩子饮食中不放盐,一至三岁孩子每天不超过两克盐,四至六岁孩子不超过三克盐的理论,她还是对我们给孩子吃“白味”食物耿耿于怀,因为,她认为,一方面没有“盐味”就不好吃,另一方面,没有盐就会没有力气。我也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芭蕾舞,叫《白毛女》,其中的女孩子因为没有盐吃,头发都白了!
但事实上,现代生活中,我们缺的不是盐和油,而是太多的盐和油。孩子吃的奶酪、饼干、汽水、果干儿、花生酱里,不管你的味蕾是否能够品尝到,里面都放有盐和油。
而且盐并不是唯一的味。辣,酸,甜,冷,热,哪怕一点烧焦的糊味,都是味。只是习惯了盐的味的舌头,会盼望更多的盐!
我们两个孩子的饮食习惯,证实了口味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老大作为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受到我们诚惶诚恐的对待,我们几乎每天捧着书本亦步亦趋,一点不敢轻举妄动,书上说香料可能引起某些孩子过敏,我们就一点香料都不给他放,结果他到现在都不能吃一点辣的东西,偶然吃到一颗薄荷糖,居然会大叫:快给我水喝,好辣好辣!
老二生下来后,在忙碌之中,缺乏严格监管的他什么都品尝过了。阿姨有一次发现给他舔舔我的四川泡姜,可以让他吃更多的食物,就几乎每次吃饭都给他嘴里塞一小块姜“开胃”。结果,现在孩子很爱稍微辛辣的食物。
但因为从小限制吃盐,两个孩子对清蒸鱼,白煮虾,不放盐的青菜和排骨都很爱吃。原汁原味,本就应该是最美味的!(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