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因椎间盘变性、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行性病变而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被刺激受压引起头痛、头晕、颈肩上肢部疼痛发麻、胸痛,甚至下肢痉挛性瘫痪等的一种病变。好发于40岁以上者,或从事长期低头工作及颈肩部负重、两手提重物者。往往因劳累、损伤、受寒而导致发作。
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
颈项疼痛,向上可牵掣枕部及后脑,向下可牵掣到肩背及向上肢放射,肌力减弱,手指麻木,持物无力。
病变在颈3-4间隙以上:可累及颈丛,出现颈肩部疼痛,放射至枕部及后脑,皮肤感觉障碍。
病变在颈4-5间隙:可累及臂丛,出现颈肩背疼痛,放射至上臂前外侧和前臂桡侧疼痛发麻。
病变在颈5-6间隙:项背部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及拇食指,前臂桡侧麻木,肱二头肌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病变在颈6-7间隙:项背部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后侧及中指,中指、无名指发麻,肱三头肌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病变在颈7-胸1间隙;肩背疼痛、发麻、沿上臂内侧、前臂内侧、前臂尺侧至无名指及小指、肱三头肌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以上为单个脊神经根受压的表现,临床上如遇到多个颈椎病变,其症状表现比较复杂。
2.脊髓型
40岁以上出现肢体麻木僵硬,进行性无力。因颈脊髓的位置不同,又分为单侧和双侧。
单侧: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或出现病理反射,如霍夫曼征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髌阵挛或髁阵挛以及痛温觉感觉障碍。
双侧:病变水平以下,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运动障碍,步态笨拙,行路不稳,腱反射亢进,髌髁阵挛,病理反射阳性,甚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和痉挛性瘫痪。
本型的特点是颈项疼痛和活动障碍很轻微,甚者没有颈项部症状,下肢症状出现早于上肢。
3.椎动脉型
颈肩痛或枕区痛,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及视物模糊等,有时可出现肢体感觉障碍,持物不稳及猝然晕倒,往往因头部转动而发作,改变为正常位时迅速好转。少数病例可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或假性心绞痛等症状。
4.交感神经型
枕部痛连及头痛或偏头痛,眼窝胀痛,流泪,视物模糊,心悸及心前区痛,胸闷,肢体发凉,皮肤温度下降,局部多汗和少汗,以及指端发红发热,痛觉过敏和耳聋耳鸣,舌麻等症状。
5.混合型 临床上出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为混合型颈椎病。
济南官路林推拿中心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独特的手法,对颈椎病的治疗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深得广大患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