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云居山一年之中最美、最圣洁、最安隐的季节,这座由道容禅师创建、曹洞宗二祖道膺禅师住持三十年、近代虚云老和尚重建的千年古刹——云居山真如禅寺玉树银花,琼楼梵宇,宛若天上仙境……
农历十一月初三(12月24日),云居山真如禅寺禅七起七了。谨以此小文送给禅堂里的每位师父、师兄以及护七的菩萨们,预祝禅七功德圆满。

赵州关前,静静的明月湖

水未暖,鸭已知

蓝天白雪下的西禅堂,静谧而安详

飞檐下挂满了冰流

相传道膺禅师所植的银杏树,历经了千年冰与火的淬炼,依然屹立,像一个巨人默默守护着祖师道场

俯枝下垂,孔洞遍满,老银杏树又宛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垂手接引着十方佛子

银杏树丛中掩映着虚云纪念堂

虚云纪念堂前虚老亲手种植的两棵白玉兰

白玉兰的花苞被冰雪包裹。且把寒冰作盔甲,只待春暖花会开

“翡翠白菜”,一年耕耘的见证

稻田留有丰收过的迹象

枯草在原野上跃动

冬日的一枚“琥珀”,含藏着春芽、夏绿、秋黄的记忆

冬季,也是云居山一年之中禅意最浓的季节。此时,“禅七”中的禅和子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寒冬里,经受着修行的古寒和世俗眼中的“寂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如这雪淞中的寒梅,即将盛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用我的生命告诉你: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含冰一枝春全到,不媚百芳掩雪消。已经几番寒彻骨,云居雪梅扑鼻香
●相关链接:云居山真如禅寺
云居山,原名欧山,坐落于江西永修县境内,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古人称其:“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川”,“冠世绝境,天上云居”。
云居山是江西省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千年古刹真如禅寺坐落在江西永修县境内,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古人称其:“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川”,“冠世绝境,天上云居”。
云居山真如禅寺在山顶“莲花城”内,它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由道容禅师创建。唐僖宗中和三年(八八三年),曹洞宗二祖道膺禅师来主此山,僧众云集一千五百余人。
道膺禅师(八三五~九○二年),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传人。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创建后,传到六祖惠能时分南宗惠能,北宗神秀,其后又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曹洞宗由良价(八○七~八六九年)和本寂(八四○~九○
一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而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禅师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绵延流传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
禅宗五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由此也可看到云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道膺禅师住持龙昌禅院三十年,圆寂后弘觉禅师。在五代至宋这段时间里,先后有道简、道昌、怀岳、怀满、德缘、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一○○八~一○一六年),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习至今。
虚云老和尚(一八六○~一九五九年)近代著名高僧,俗姓萧,晚年自号虚云,原籍湖南湘乡。少年出家于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涌泉寺,后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并受衣钵,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代法嗣。曾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常以野菜充饥。二十七岁离开鼓山云游,四处拜师学禅。为报父母养育之恩,用三年时间三步一拜地从普陀山一直拜到五台山。又曾从西藏到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朝礼佛迹。据说一次开水溅出,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遂悟透禅关。曾在云南鸡足山、广东南华禅寺、云门寺当住持,一九五三年被礼请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主持振兴禅宗,提倡持戒,实行农禅并举,禅净并重。虚云老和尚弟子众多,印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及美洲大陆均有其门徒。虚云老和尚圆寂於此寺。
千百年来,真如禅寺香火鼎盛,高僧辈出,禅风浩然。云居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植被繁茂,气候凉爽。白居易、苏东坡、佛印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上此山云游,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该寺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开放寺庙,又有全国汉传佛教三大丛林之一。是佛教曹洞宗的发祥地。在东南亚、北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真如寺的僧人们保持了最为“纯洁”的修行心态——因为他们远离尘嚣。真如寺历代主持均认真奉行“农禅并重”之祖训,致使该寺禅风鼎盛,并以“世界最大、最正统的禅学中心”而誉播四海。在海内外的四众弟子心中,真如寺乃“世界坐禅中心”。山上目前仍保存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和四十多座历代高僧墓塔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