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林祈福,温暖杭州
今天是1月8日,农历腊月初八,本师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云林志工团的义工师兄们早就早早地准备好了。
杭州三墩望月公寓灵隐寺腊八施粥点。
“增福慧,行好运,结善缘,做善事”
“寒冬腊月一粥暖,佛缘善心皆有福”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心安平安迎新年,福慧健康送大家”
智慧而有启迪的语言像腊月里的阳光一样温暖而又打动人心。

“我也要喝”
“佛教腊八措施粥的传统”海报前,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的目光:“腊八施粥的传统由来已久,清代诗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腊八粥一名七宝粥,本僧斋供,今则居室者亦为之矣’,可见清代之前,杭州就有了在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穿着卡通红棉袄只有10个岁大的小男孩,在爷爷的怀抱里,好奇地睁着眼看着大家,嘴巴张得大大,仿佛在说:“我也要喝……”穿着深蓝色棉衣背着小书包的男孩更顽皮,将灵隐寺的腊八粥举得高高的,最后将腊八粥放着头顶上,妈妈问他为什么,小男孩稚气地回答说:“我要和灵隐寺腊八粥比一比,谁长得更高。”

“我要和灵隐寺腊八粥比一比……”
灵隐寺法师向询问的市民简单地介绍:灵隐寺可口的腊八粥是由花生米、红豆各、蜜枣、桂圆、红枣、白芸豆、莲子、白果、糯米、白糖等精制而成,让其领略腊八粥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涵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种下一颗菩提的种子……

灵隐寺法师施粥
施粥的现场充满祥和、吉祥的气氛。
市民听说是灵隐寺的法师们一早过来施粥的,都说:“感恩师父,辛苦了。”
有的抱着小孩过来的;有的是刚刚买完菜赶来的;更多的是年长的老人为全家人祈福来领粥……
一位老人说:“吃上灵隐寺师父施的粥,我们真的有福气,在新的一年会健康、吉祥、如意的……”
信佛的老人捧着灵隐寺法师们亲手递上的粥,更是笑得合不上嘴,口中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感恩望月社区干部和保安们,以及穿着红马甲的三墩镇青年志愿者一直在现场冒雨维持秩序,得以施粥能够顺利、圆满进行。
真的感叹我们的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只要人人献出那么一点爱。

义工们欢喜地和灵隐寺的法师们合影留念
“寒冬腊月一粥暖,佛缘善心皆有福”
上午9:10许,“云林祈福、温暖杭州”灵隐寺三墩望月公寓措施粥圆满后,在绵绵的冬雨和法喜中,义工们欢喜地和灵隐寺的法师们合影留念。
●采访附记
那一刻,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走在风雨中
从三墩望月公寓采访圆满后,感觉雨有些大了。
一位不知道名字、戴着眼镜的女师兄,热情地开着小车将我送回灵隐寺。
为做义工,她请了假,下午还要去上班。我说:“师兄,你将我放在哪个公交车站,或者我自己打的回灵隐寺。”
她却执意送我。
感恩还不知道名字的师兄。
回到灵隐寺,我将黄色的雨衣又穿上,来到灵隐寺施粥的现场。
现场井然有序。
进口、出口、采访通道、施粥通道……全都很醒目地标注着。保安、法师维持秩序,穿着红马甲的云林志工团义工在不停地忙碌着,同样忙碌的还有斋堂的师傅们,不停地抬着热气腾腾的粥。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也冒雨来到了施粥的现场。
那一刻,我对高高悬挂在头顶的红色的横幅“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施粥”“粥有十利,绕益行人,云林祈福,温暖杭州”有了更深的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