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阅读练习题(1)
(2013-03-11 21:01:53)
标签:
教育原文贬义词反义词梦想 |
分类: 语文知识 |
1.黑夜里的“集会”
一个夜晚,住在房屋子墙壁中的小老鼠在一起集会,谈论可恶的猫,讨论怎样把它收拾掉。当首领的是褐背、灰耳和白胡子三个老鼠。
“这房子一点也不安全。”褐背鼠发言了,“我刚要跑进库房拾点面包渣,猫就来了,我差点逃不回自己的窝。”
“我们息样对付它呢?”灰耳鼠问道,“我们可不可以同时向它攻击,咬它,或把它吓跑?”
“不行。”白胡子老鼠说,“它胆大,咱们吓不走它,我想了一个较好的办法:在猫颈上挂上一个铃,那样,猫一动,铃就响了,听到响声,咱们就有时间逃跑了。”
“噢,好!好!”众鼠都叫喊起来,“这是一个极好的意见,咱们在猫颈上挂铃吧!真好哇!再不怕猫了!”它们开心地跳起舞。
当它们的狂欢稍稍安静下来时,褐背鼠问道:“可是,谁往猫颈上挂铃呢?”没有一个老鼠回答。它问白胡子老鼠:“你行么?”
白胡子回答:“我考虑我不行。我知道,我是跛(bǒ)子,挂铃需要动作敏捷的才行。”
“灰耳哥,你行吧?”褐背鼠说。
“饶了我吧!”灰耳鼠回答,“我那次几乎被鼠夹子夹伤了,从那以后,还没恢复健康呢!”“那么,谁往猫颈上挂铃呢?”褐背鼠说,“如果要那样办,总得有一位去做呀。”
听不到一声回答,小老鼠一个一个偷偷溜回它们的洞里。它们不安全的境况比以前没有一点改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1)可恶(wù
(3)改善(sàn
(5)跛子(bě
2、给多音字注意并组词。
行 |
吓 |
恶 |
3、连线。
(1)褐背鼠
(2)灰耳鼠
(3)白胡子
4、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5、它们不安全的境况比以前没有一点改善。这句话是说(
A.现在与以前一样不安全
C.以前安全,现在不安全
E.比以前安全了
6.老鼠想出了在猫颈上挂铃的办法但没有实现,说明了什么?
7、你从这则童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6.钉子小传
头尖尾大的钉子,形体
钉子的长度不等,从半厘米到半米长的都有。它通常是用软钢制成的。而经常同水打交道的船用钉子一般采用铜或黄铜制造。令人惊异的是,鞋钉有时居然用木料制成;这是因为木钉能以极快的速度穿进鞋掌的皮革里,这是金属钉所较之逊色的地方。
钉子的种类繁多,材料各异,但都离不开“头尖尾大”的形状,真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正因为钉子的这种独家形状,使它能在一千年的漫长时间里雄踞宝座,而无大改。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在劳动的实践中用野兽和鱼的骨头、尖锐的树枝以及锋利的木片,做成了最原始的钉子。他们借助这些简陋、粗糙的工具,把各种物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建筑,使它们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随着人类掌握了冶金术,金属钉也就应运而生。不过,在青铜器时期,钉子像金子一样贵重,只有皇室和达官显贵才应用。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们用铁、铜和青铜制造钉子。那时,钉子的用途已逐步普及。与此同时,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制钉能工巧匠,技艺超群。
1.请将括号内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划掉。
踪迹(jī
简陋(lù
2.形近字组词。
快(
块(
诀(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蜜切(
主先(
4.第1自然段中“屈指可数”的含义是(
A.无钉建筑寥寥无几,引起人们的重视
B.无钉建筑的珍贵,引起人们的重视
5.给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6.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无钉建筑成为引人瞩目的奇迹和文物。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为反问句:
(2)许多著名的制钉能工巧匠,技艺超群。
改为感叹句:
(3)钉子种类繁多。钉子材料各异。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7.“而经常同水打交道的船用钉子一般采用铜或黄铜制造。令人惊异的是,鞋钉有时居然用木料制成。”这里的“一般”和“有时”能否交换一下?为什么?
8.钉子的种类繁多,材料各异。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说明一下“钉子”的发展历史以及它有哪些广泛的用途?
8.大海中的“医生”
最早发现海洋鱼类中有的鱼专门充当“医生”角色的是一位名叫克拉达·兰普的人,他是科威特的海洋生物学家。
一次,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潜(qiǎn
综过克拉达·兰普等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他们终于能够解释这种大鱼不吃小鱼的(原
原来,在海藻丛中生长着的尖嘴小鱼,是这里的“医生”。它们用自己的尖嘴为伤病鱼清理伤口,把大鱼身体上因感染或受伤形成的腐肉除去,以防大鱼的病情恶化或传染给鱼群。有趣的是,小鱼在给大鱼“治疗”时,大鱼必须规规矩矩地头朝下尾朝上,不这样做,小鱼就会袖手旁观。如果大鱼嘴巴里有病痛,它就得把嘴巴张开,让小鱼游入为之清理伤口。治疗中若遇到鲨鱼来袭时,大鱼会让小鱼先从自己嘴里游出来,然后再迅速避开。
有些科学家为了验证小鱼是否真的能为病鱼治病而特地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在大鱼经常游弋(yì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拼音和字。
2.多音字组词。
恶 |
长 |
少 |
3.按原文填空。
(
4.按要求写句子。
(1)在海藻丛中生长着的尖嘴小鱼,是这里的“医生”。(缩句)
(2)大鱼在治疗中遇到鲨鱼来袭。大鱼会让小鱼先从自己嘴里游出来,然后再迅速避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5.大海中的“医生”是谁,它怎样为大鱼“治病”?
6.克拉达·兰普是怎样发现大海中的“医生”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0.走自己的路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撤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连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亡。
法伯于是在他的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想离开那儿,而是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赛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很惊讶: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了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学别人无论学得多像,也只能成为别人第二。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学失自己的脚印。
生活中我们太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的是,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1.划掉句子中错误的字或读音。
(1)我rào(绕
(2)在花盆的周围sǎ(撒
(3)我自己cháng(尝
2.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疲(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2)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3)和大家不一样。(
(4)难于相信。(
4.请你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里画“√”。
(1)读了《走自己的路》,我感觉毛毛虫很傻,稍微探出点头儿不就有吃的了么,怎么可以傻到只知道跟着前面的走,我们做事情可不能这样,要头脑灵活。(
(2)毛毛虫的悲剧在于思维的惯性,在于不假思索地盲从。(
(3)坏习惯是一种比什么都可怕的东西,一旦养成了很难改变。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填空。
这篇文章列兴趣了
13.“8”=“发”吗?
看到这个题目,你准会说,“8”怎么会等于“发”呢?可现在,社会上却有很多人以为“8”就是“发”。这不,连我那当干部的爸爸也信这一套呢!
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六说起。爸爸从单位回来,春风满面地对妈妈说:“这下可好了,咱们家装电话的事落实了,而且还要了个挺棒的号码呢。”爸爸说完,神秘地一笑。然后拿出笔,写下了这样的6位数:681188。“真棒!”“有什么棒的!”妈妈和我几乎同时嚷道。爸爸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这号码呀,可是我多花了两千元才搞到的,还说不好吗?”“爸爸,怎么说这号码好呢?”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指了指号码,对我说:“难道你没注意到,这三组号码中有三个‘8’字吗?‘8’字可吉祥啦,它就是‘发’。有三个‘8’说明咱们家要大发啦!”说完,妈妈和爸爸都哈哈大笑起来。瞧那神情,仿佛家里真的要大发了似的!可我听着,总觉得莫名其妙,“8”怎么会是“发”呢?
第二天,我把这个不解之谜向老师提了出来。老师笑而不答,过了好一会儿才对我说:“你去生活中观察观察,就会弄明白的!”
从此,我开始留心起“8”这个数字,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魔力——会不会使人“发”。上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时,我看见一辆面包车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车“鼻子”撞扁了,轮胎变形了,车窗玻璃碎了,司机也送医院去了,怪惨的!我走近一看,发现这辆车的号码最后两位竟是“88”。嘿!有两个“8”字的车,不仅没“发”,还栽了跟斗呢!看来,“8”不一定会“发”,看了一会儿,我便赶快往家里跑,想把我这新发现告诉妈妈。
刚到家门口,我就扯大噪门儿喊:“妈妈,我回来啦!”我一连喊了好几遍,还是不见妈妈的影子。我跑进妈妈的卧室,只见妈妈正伏在床上抽噎(yē)。“妈妈,你怎么啦?”我走过去关切地问道。妈妈抬起头来,用红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难过地说:“妈妈今天不小心把送到阿姨家去的1000元钱给弄丢了!”妈妈说完又伏在床上伤心地哭起来,我也跟着哭了。过了一会儿,爸爸没找到钱,回来了,在一边默默地吸着烟。唉!谁说“8”会“发”呢?
第二天,我把这些天来所经历的事情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拍着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8’不等于‘发’。要想‘发’,不靠‘8’。”我回味着老师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咱们(zhán
魔力(mé
抽噎(yē
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中 |
见 |
斗 |
主 |
由 |
台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春风(
不解(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8”=“发”吗?
发:
(2)爸爸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这号码呀,可是我多花了两千元才搞到的,还说不好吗?”
一本正经:
(3)我走过去一看,发现这辆车的号码最后两位竟是“88”。
竟:
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在短文第2、5自然段中找出写爸爸妈妈神态的词句,抄在下面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