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端午粽子江南释藤故乡 |
分类: 释藤随笔 |
入夜在雨声滴答中蓦然醒来,窗外细雨飘飞,转眼已快要端午。
每年的这个时候,江南的雨季开始来临,时光变的缓慢冗长。梅子熟了、挂在枝头上,被细雨淋漓,便多了几分娇艳,少了一分甜味,对于农人来说,既喜且忧。
母亲在清晨打来电话,问及我何时回乡,说端午快到了,让我回去拿些粽子。小时候端午节,吃几个粽子也是挺奢侈的一件事情,由于糯米比较精贵,一般也就包几个给我们尝尝鲜。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吃粽子成为了很寻常的事情,想吃随时去街上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少了小时候那种味道。
记得那时,端午节前一两日,母亲就把父亲从山上采摘的箬叶浸泡在水里,洗好糯米、泡好红豆、切好腊肉,等一切准备停当,才开始动手包粽子。包粽子是件技术活,没有一点手艺和技巧是包不了的,不是箬叶碎了,就是糯米散了,总之我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的。
母亲手巧,农活也好,家务也罢,总是难不倒她的,而包粽子对于她来说就简单的多了。青青的箬叶,香甜的芸豆、白花花的糯米,香浓的腊肉,无论甜的还是咸的,一放到锅里煮,那味道绝了,清香四溢,远远就能够闻到箬叶的清香和腊肉的浓香,馋的我们口水直咽。
煮粽子得花时间,大火烧开,小火慢煮,得连续用柴火烧几个小时,甚至是一个上午,总之粽子越煮越糯,越有Q劲。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即使你最馋,还得听从大人的吩咐,你得等。等到粽子真正煮好的时候,母亲一掀开锅,那香气,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不吃就陶醉了。
糯米这东西很容易有饱腹感,因此粽子虽香,但是你也只能够吃的下一个,多了则会觉得难受,涨肚,不舒服。每年端午节,母亲还会折些艾草、菖蒲,插到门窗上,说是辟邪的。家家户户,还会烧一桌子好菜,大家围在一起热闹热闹。因此记忆中,老家的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浓浓而质朴的乡情。可是长大了,离开老家了,在小城生活,快节奏的步伐,让一切都变的简单起来,端午节很少看到有人插艾草、割菖蒲、粽子则是满大街小巷的飘香,却少了一份清香和醇厚,多了一份麻木和寻常。
或许这便是日子吧,一天天地过着,也不知道哪天可以停下来回过头去看看身后的一切。每天疲惫地奔波着,为了工作和生计,却忽略了太多的东西。比如这过节,城里哪里有老家这样的气氛呢?所以一切都只是存于记忆深处罢了。
我属于念旧的人,骨子里总是贪恋那些往事和美好的旧时光,殊不知,很多东西是回不去的。故土、乡情、孩提时代的碎片,充其量也只是在梦境中一再出现罢了。想想或许自己真的老了,光阴褪去了一切的浮华,剩下的只是一粒老心!
母亲问:何时回,是否回?我竟无言以对,因为真的好久没有回乡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端午,端午......
前一篇:静成一粒坚果:写给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