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说纷纭:影赛“推委制”的优与劣

(2012-07-10 22:33:16)
标签:

推委

制度

参加

作品

新锐

杂谈

分类: 释藤影谈

 众说纷纭:影赛“推委制”的优与劣

影赛的“推荐委员会制度”这个话题一经抛出,引起不少人的议论,探讨的最多的还是推委制的优势与弊端的问题。

从去年新锐展搭建的这个平台开始,推委制便被逐渐地应用到相关的影赛当中,比如2012“徐肖冰摄影大展”,还有就是浙江省摄协举办的“2012浙江当代摄影新锐展”,那么这个带着创新和探索意味的制度,在业界的评论家、摄影师眼里又是如何的呢?他们对这个制度持什么态度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过多渠道的访谈形式,对业界相关的专家和摄影师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并收集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给这个制度存在疑惑的人一些解答。

下面让我们听听各界专家,学者以及摄影师的意见和看法:

释藤:请您谈一谈去年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实行的影赛“推委制”的看法,您觉得这个制度优和劣分别在哪里?您有些什么建议呢?

海杰:劣:对推荐人的选择直接决定评选方向,推荐是优中选优,但也存在圈子化。比如我推我的人,你推你的人,这点似乎难以避免,需要组织方想法规避或淡化。

优:就是推委大都是这个行业最新资讯获得者,他们具有推手的潜力和资源,对摄影师的成长有好处。但推委还得继续年轻化。因为年轻化意味着资讯和作品的前沿化,对新人更能接受和宽容,更具推委气质,推委就是要挖掘,而不能只是描摹。

李楠:最大的好处是保证了影赛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和一个比较有效的影像价值延伸空间。推委在推荐时,为了结果与有荣焉,一般都会从专业声誉出发严格把关。

弊端可能是会造成新的遗珠之憾和熟人关照。所以,推委的结构应多元分层,除个人以外,也可适当吸收杂志和网站以集体名义推荐,给无名新秀一定机会。

傅拥军:简单的说,主办方想有更多实力摄影师参加。我一般推新人新作品、并且推前会与他进行沟通并提出一些建议。

柴继军:个人觉得很有意义,从专业角度保证更多新秀摄影师能够通过竞赛方式获得认可或推荐!建议公示各个推委推荐名单,并在获奖作者标明推委,如果有的话。以保证透明公正!

颜长江:推荐委员的名单确立很重要,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推委选好了,摄影师的选择上相对就更精道了。

曾璜:目前各种活动太多太滥了,主办方希望有一些水平较高的人来参加一项新的活动。我们搭个桥而已。

释藤:去年TP20新锐展实行了“推荐委员会”制度,你们作为上届的得主,觉得这个制度优劣分别在哪里,这个平台是否具有更高端的学术水准呢,谈谈你的体会吧?

骆丹:推委制能保证参加评选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水准,不是鱼龙混杂,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但是,推委毕竟只是少数人的法眼,这会给最后作品的评选预先就订好了一个个框框。后浪推前浪,新的东西总会出来,按照应有的标准做下去,让时间来说话吧。

李宇宁:TOP20之前,我对体制内的比赛既失望,也无兴趣。这也是我身边年龄相仿摄影师的共同认识,原因一是主题先行,参加之前就知道什么样的图片会获奖。二是宣传工作的延续,而非摄影。另外评选过程不透明,公布结果之后爆出的问题,也让人对这些比赛敬而远之,我们反而对民间设立的摄影奖项更加感兴趣比如三影堂,侯登科。原因有三,一是评选标准更加纯粹,二是评选过程的公开,尤其是侯登科。三是有资金保障摄影师项目的继续进行,大部分摄影师日子过的还是很拮据的。但这次的推委制也让人看到了希望,虽然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我参加完全是路过打酱油,根本没想过会入选,我在部队做宣传工作多年,知道官方的需要。获奖的确让我重新看到希望。我想如果能把评选过程之中,评委们对作品的入选和落选的原因一并公布,会给更多的摄影师帮助。

释藤:去年新锐展实行了“推荐委员会”制度,作为摄影师你们觉得这个制度好么?优劣分别在哪里,、如果在下一届举行,你会参加么?

孙彦初:去年的TOP20我也有幸被两个推委推荐参加,但并未入选,原因很简单,我的作品有点生猛,不适合“国字号”。作为个人来讲,我觉得优点在于可以有的放矢,参选作品质量会比较高。缺点是如果是作者本人原来没有机会结识专家,或者默默无闻,刚刚出道,即便作品很优秀也就没有机会参加。

张晋:新锐摄影师,即英文的Emerging Photographer,何为emerging? 为什么不是emerged? 但是随着问题又来了,优秀的emerging摄影师并没有那么多,又还得选出20位,这很两难。推委,肯定是好的,如果推荐emerging摄影师,是好上加好。学术是个更沉重的话题,我就不下妄语。如果下一届时间允许的话想去参加。

卢彦鹏:推选出来的都是我喜欢的摄影师,挺好的平台。不过相对来说我觉得还是保守了点。

傅为新:制度肯定是好制度,首先保证了参评作者和作品的质量,其次推荐制度可以把那些没准备参评的作者直接推到台面上来;确定推委很重要,要涉及各个领域和专业层面,推委要有开阔视野,要有学术高度。可能的弊端:组织者将注意力投向被推荐作者,未被推荐的作者可能因为先天的等级划分而遭受忽略埋汰。有机会一定会参加的。

从以上的访谈可以看的出来,推委制的实行受到了业界以及摄影师的一致肯定,但是从他们的话语里,我们也看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不过对于一个新制度的实施,也是必然的过程,我想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推行,无论哪种模式都会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的。

 ——(文字采访整理:释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