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三年级心灵对话 |
分类: 教育 |
2014年10月18日晚及10月19日下午,小丫头和我进行了两场比较深入的对话,让我的心震撼不已!这些天来,一直在梳理,怎么才能把这场对话,如实的顺利的记录下来。因为我的心太乱了。
好像是从16日,她们运动会开始的第二天晚上,她告诉我,她一直鼻子酸酸的,想哭。详细询问了一番后,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当天她的好朋友叶菁菁参加长跑成绩不佳,当场就哭了,而她,肯定也哭了!我想,这是她开始懂得为友谊为荣誉而哭泣,是好事,没什么大不了。
17号,运动会结束,虽然他们班没有获得什么集体荣誉奖,但是小丫头还是很开心的告诉我说有五个男同学获得了五项单项冠军,那也不错啊。而且并没有看出小丫头情绪有什么不妥。可是晚上,她依然告诉我,这几天总是想哭。。。我暗叹:这运动会开的,咋把你开成了林妹妹呢?
18号,白天我们去爬大蜀山,搭帐篷,玩吊床,放风筝,一天的生活,非常丰富,她玩的也一直很开心。晚上,好像让她做了一点点作业,因为三天运动会,她几乎没碰过书包,貌似布置了不少作业呢,这都周六了,周日的一天安排又是挺紧的,作业保质保量完成是应该的吧?
临睡前,依然让我陪她。并且很正式的说:“妈妈,我们来好好谈谈吧!”瞧这架势,挺认真的?我也累了,于是也爬上床,钻进她的被窝,搂着她,听她说。
结果,她张口就说:“妈妈,我想哭,让我哭一会儿,好吗?”这是什么状况?那好吧,你想哭就哭吧,我让你依靠!我的脑中瞬间响起了小齐的“依靠”,并且还忍不住想笑。
却没想到,小丫头张口就“哇”的大哭起来!你还来真的?!这泪水从哪儿来的啊?你这是演戏么?怎么说哭就哭呢?我的心渐渐沉下来,知道小丫头是真的心情不好了。白天的快乐,看来只是忍着情绪,或者说短暂的忘掉了不快乐。
哭了一分钟,抬起头,跟我说:“妈妈,我想做个坏孩子,我不想做个你们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了。我想发脾气时就发脾气,我想干嘛就干嘛!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想起那句话:好孩子的伤最重。其实吧,妈妈一直喜欢写你的优点啊,写你的可爱啊,可是妈妈知道,你只是个普通的孩子而已,妈妈也从来没有认为你是标准的好孩子啊,妈妈也不希望你成为一个标准的好孩子,妈妈只希望你做自己喜欢的自己!
我想让她彻底的发泄一下,所以基本上只是不停地嗯嗯着,鼓励她继续说,她就继续说:“我觉得自己做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你们,总想着你们大人会喜欢这样,为了让你们高兴,我就去做,可是,我以后不想这样了。。。”
说实话,那一刻,我的内心五味陈杂,甚至再次对自己起了怀疑。我沉默着,没有吭声。小丫头停顿一下,让我发表意见。我慢慢的说:“妈妈希望你首先做你自己。希望你能学会做任何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的,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还有,听你说了这些,妈妈开始检讨,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妈妈给了你太大压力?”
小丫头赶紧说:“没有,没有,妈妈,我挺喜欢你这样的教育方式的,你不要改变,我喜欢这样的妈妈。”说完,又征求意见:“我还想再哭一会儿,好吗?”
我搂紧她:“好的,你到妈妈怀里哭吧!”小丫头这个时候还不忘客套:“可是,我的泪水会把你的衣服打湿的!”
“没关系,没关系,湿就湿吧,回头妈妈换了就是。你到妈妈的怀里哭吧!”于是小丫头再次把脑袋拱在我的怀里,放声大哭!另一间卧室里已经睡着的爸爸被哭声吵醒,立即问怎么了?小丫头竟然立马收住哭声,扬声对爸爸说:“没事,你睡觉吧!”
那一刻,我真的有点困惑,小丫头,她才八岁多,她怎么可以把自己的情绪这么收放自如?甚至我有点心有余悸,为什么小小年纪的她,会思考这么多?内心暗暗检讨自己,想想自己给她到底买了哪些书,这些书怎么影响了她?按说,哲学类的书并不多,我本身就不喜欢看哲学,我总觉得哲学这玩意儿,研究多了,会让人神经错乱。人,不能太多的去深入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真的经不住拷问。西方哲学发达,所以很多年来,西方的自杀率远远高于中国。而中国的诸子百家,总是让人在各种寄托中找到平衡,你不喜欢孔孟之道?那好吧,还有老庄哲学,你也不喜欢老庄?那好吧,诸子百家呢,总有一款适合你。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总是喜欢寻求一种外在的平衡,给自己的内心找到一种寄托,一种支撑。就像教育,从小喊的口号就是你要对得起父母,你要对得起老师,从来没有说过,你要对得起自己,你要想想你自己!长大后,想的是孩子,父母,配偶,总之,我们没有自我,我们的一切都是别人给的,我们活着,是为了他人!所以,你说中国人自私吗?还真不自私,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寄托在别人的希望里。还自私个屁啊!
现在的教育开始讲究自我了。讲究个性发展了。可是,自我又是什么?作为孩子的引领者,我们自己连自我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又有何资格去引导孩子?
小丫头哭了一阵子,又抬起头让妈妈发表意见。说实话,我已经很震惊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我太在意她的情绪了,也许,她只是小孩子胡说而已。可是,我重视,我愿意引导她去思考。当然,我也希望她能学会公正的思考:“你说你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取悦别人,这有点不对。比如你和小朋友们玩游戏,难道你不是发自内心快乐吗?那不是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吗?”
结果小丫头回答:“我当时是快乐的。可是我心里知道,因为我快乐,所以你们也就快乐。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你们开心啊!”这叫什么理论?!强词夺理,但是,却不无道理!小丫头,把人性理解的很透彻啊!
而我却不得不说:“你能随时考虑到父母的感受,这本来就是对的啊,因为我们是你爱的人,人活在世上,总要有所顾忌,有所牵挂。虽然自己很重要,可是适当为他人着想,也是应该的啊!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那一晚,小丫头哭了好几次,我就这么紧紧搂着她,并没有说太多,我想,她可能是这几天受了什么不好的情绪影响,发泄出来也是好的。想哭,就让她哭吧!她还提到了每天晚上洗鼻子和弹古筝的事,说每天晚上一到洗鼻子和弹古筝时间,她心里的那个恶魔就跳出来作怪了!坚持洗鼻子已经一个月左右了,每次洗完鼻子,她就特别难受,虽然她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去洗鼻子了,但是她一直嚷着很难受。洗完后就不停的流鼻涕,看别人的经验说只是刚开始几次会不舒服,可是她怎么这么久还难受呢?我果断告诉她:“从明晚开始,就不用再洗鼻子了。我们先观察一段时间,看你的鼻炎会不会好转,然后才决定是否继续洗鼻子吧!”至于古筝,我们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已经成为习惯,你决定放弃吗?你要是决定放弃,妈妈也听你的!小丫头说:“古筝继续吧。其实已经成为习惯了。”我想,也许洗鼻子真的给她带来了很多不适,而她为了配合我们,竟然一直忍着!
然后当天晚上,她说不想听珍妮公主的故事了,让我给她说点别的故事。珍妮公主的连续童话,是我每天临时编给她听的,一般是根据她白天的事情,晚上加工加工,说成故事给她听。而这一晚,她长大了,不愿意再听童话了。可是说什么呢?我开始给她讲《一个人的朝圣》,告诉她,每个人都有孤独无助的时候,不管一路上曾经如何热闹,可是最终的路还是得靠自己去走。也许会走错路,也许会停顿,也许会沮丧到万念俱灰,可是最终,我们还是要走下去,一个人的孤独,才可以让人真正认清自己,不管这过程有多艰难,但是,唯有咬牙走下去,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幸福。我不知道她能听懂多少,只是那一刻,就是觉得她幼小的心灵应该是很孤独的。她在挣扎,但是却又不懂得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第二天下午,娘俩做作业。她突然又情绪低落起来。又一本正经的说:“妈妈,让我到你怀里哭一会儿吧!妈妈,我特别想做坏孩子,我再也不想做好孩子了!”
于是娘俩坐在地垫上,我静静的紧紧的把她搂在怀里,轻轻的拍着她:“好的,好的,你想做坏孩子,就去做坏孩子好了,只要你觉得做坏孩子,能让你真正快乐就好!”
可是为什么她要这样想呢?我怀疑是不是在学校受到了什么刺激?问她,是否在学校被别人说了?她说:“没有,就是有时候我总觉得好像有个恶魔在我面前跳来跳去,我的心里总是有两个人在打架,一个天使一个恶魔,我总是要思考,到底让恶魔胜呢还是让天使胜呢?”孩子啊,你为什么要想这么多?管她天使恶魔呢,你想干啥就干啥!!
那个下午,她再次继续哭泣。继续发泄,继续嚷着宣告自己要发脾气,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做坏孩子!我全部都答应!
哭完发泄完之后,请她一起到厨房和我准备晚餐。她的情绪慢慢好了起来,晚餐,我简单做了两个素菜,然后倒了两杯红酒,给她一点点,娘俩举杯对酌,慢慢享受这安静的时光。
小丫头由衷的对我说:“妈妈,老是跳到我面前的恶魔,被你温暖的语言给杀死了!现在,宝宝又变成快乐的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我感动的与她干杯,祝贺她重新获得快乐!
晚上悄悄跟老爸说起这个事,问:“总在孩子面前跳来跳去的恶魔,是不是你?”男人大喊冤枉!而我也严重警告,以后不许动不动就打孩子!打孩子,是大人最无能的表现!是你自己理屈词穷,黔驴技穷的表现,你无法说服孩子,只能无耻的依靠身体上的优势来强迫她!算一算,男人从七月份回来,到现在才几个月?就已经对孩子动过三次手了。不管孩子是否有错,你在暴怒的情况下,动手打,都是不对的!做父母的,要有风度,要有涵养,孩子有错,你要给她申诉的机会,即使她是狡辩,那么你也要耐心的听她说完,不要随便打断孩子,更不能粗暴的使用武力!牛妈说过,教育男人比教育孩子困难多了。那咱也不能放弃。
这次的谈话过去十多天了。小丫头也许早已忘记,然而我却不能忘。我深切的感受到,小丫头开始思索更深层次的想法了。而我,也痛下决心,在她这关键的时期,一定要做好引领,细心观察,耐心陪伴。在她这个年龄,也许还根本不该思索太深的思想,可是她就是去想了,那又咋办呢?
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她还愿意跟我倾诉!这是多么珍贵的信任啊!宝贝,妈妈会努力,尽全力去倾听你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