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2008-07-31 15:57:50)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早教

识字

育儿

生活

摄影

豆丫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悠然自得的识字生活

 

     豆丫年幼聪慧,7个月开始叫“爸爸”,8个月叫“妈妈”,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9个月时扶墙而行,把家里所有的人都依次叫了个遍。全家喜不自胜。

 

     豆丫7个月能直立坐稳时,为其添置餐椅一套,每每开饭之时,豆丫独自坐于餐椅内,外婆伴于一侧喂饭,对于小小的豆丫来说,若大的餐盘显得有些“空旷”,某天突发其想,与其让豆丫边玩玩具边吃饭,倒不如认认字,有很好的开发智力,刺激大脑细胞的作用。于是全家动手制作了识字卡片。卡片用材取自废弃硬纸盒,用剪刀修制成长宽各2厘米的方形,用硬笔在上面极其工整地书写上一个汉字。近千个识字卡片花花绿绿地收拾在一个以前装茶叶的大铁罐里。

 

     识多少个字并不是目的,只是当做一种游戏,让豆丫的大脑尽早开动,多动脑,开发潜能。豆丫对这个游戏很是感兴趣,一到吃饭的时间,豆丫不要玩具,只要卡片来识字,曾经一度有过不识字不吃饭的事情。当她从大堆字片中找到我们要她找的字时,我们都惊喜不已。几百个汉字没一个重复的,让豆丫能记住,大人们都有蜀道行难的感觉。一岁多会说话后,每到吃饭时豆丫就主动跑去把装有识字卡片的铁罐抱到她自己的小餐桌上,然后大声嚷:“开饭啦!”

 

    日复一日,跟着外公外婆有板有眼地发音、吐词,组词,想像,二老一小欢笑不断,俨然成了游戏,成了豆丫生活和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接下来的日子里,豆丫的表现让我们惊讶不已。不仅表现得比预想中要好,还更是时有惊人之举,一些很复杂的字,比如“鹿”、“鹤”、“美”、“模”、“值”等,也能很轻松地认出。豆丫似有识字的天赋,9个月时识得近200个汉字,一岁半左右识得500多汉字,二岁左右,识字的工作就慢慢转成了阅读的工作,在阅读中增加单字词汇量。如今,三岁的豆丫已经可以拿着报纸连读一些10个字左右的短句子,估摸着有二千多个单字的词汇量了。

 

       豆丫2岁时开始上亲子班,每次带她从学校的车库里出来时,她都会指着楼梯上的警示牌一字一字地念道:“儿童上下楼梯,请注意安全”,速度虽然不快,读得一停一顿的,我知道这是她在大脑中搜索的过程,但能阅读已经是进步了。有时候行车在马路上,她会突然指着路牌说:“中山大道”、“武胜路”……诸如此类,不能穷举。豆丫把识字当成了一种乐趣,而我们更是不失时机地在她念正确的时候大力表扬她一番,甚至抱上亲亲,令豆丫也兴趣倍增,得意不已。

 

       豆丫识字,现在看来,真是暗合我中华象形文字之本意。特别是初识字时,豆丫根本无法去记什么偏旁部首,而是通过记住字体形态,辅以组词助记的方式。识字开始,以物件名词为主,大人能够形象的描述出的名词为主,豆丫才容易理解并记住。比如记“家”字,豆豆会说:“家,家庭的家”;记“指”,会说:“手指的指”。其间也有记错记混的时候。某日去奶奶家,一路开着车,豆丫总有兴起的念着窗外的广告牌,途经一小十字路口,豆丫脱口而出:“椰鸟理发店”,我听着觉得奇怪,转头看窗外,原来是“椰岛理发店”,既而给豆丫分析了二字的不同,事后,再次经过,豆丫就不再认错了。某日豆丫拿着报纸煞有介事念到:“今日屁票市场继续下挫……”妈妈一旁听得急了:“什么什么?什么屁票?”豆丫指着“股票”的“股”字一本正经地说:“就是这个字呀,屁股的屁!”听得一家人眼睛都直了,相对无言,既而哄堂大笑。

       放暑假前一天,早上送她去幼儿园。豆丫上车后问我:“爸爸,我要看《功夫熊猫》".

       得到爸爸允许后,豆丫自己打开了车载电脑。接下来,一阵沉默……..原来豆丫盯着车载电脑的首页在“发呆”,并没有打开视频。

 

       “怎么了,豆丫?”

       “爸爸,这个兔提是什么意思啊?”

       “兔蹄?什么兔蹄?”,看看豆丫小手指的文字,顿时暴汗!

        豆丫小手指着车载电话的“免提”键,寻求爸爸的答案。原来字太小,豆丫没仔细看,就脱口而出——兔提!?

 

       英文版的《功夫熊猫》,配有中文字幕,这眨眼即逝的中文字幕,豆丫也能准确无误地念出好些句来,没想到车载电脑也成为豆丫锻炼的工具,让她在大脑记忆的字堆里快速搜索,锻炼反应快,念得准的功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