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别让中国的男生越来越女性化

(2009-03-03 20:31:33)
标签:

纯赤

草根

教育

教育讨论

教育研究

分类: 教育杂谈

            学校,别让中国的男生越来越女性化

原创  文/纯赤

  上周末,我与92届的学生在一起喝茶聊天,他们无意中说起当年我工作的高中部只有2个女教师,好几年后才增加到5个。我突然有感而发,说道:“如果你是儿子的父亲,一定要每天抽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如果你是儿子的母亲一定要让父亲多带儿子。因为今天中国的学校,已经让男生越来越女性化了。”

    中国的男孩正在加速女性化,在家里是由年轻妈妈的照顾,在幼儿园是女老师照料,在小学是女老师教育,到了中学,还是女教师也占绝对优,就是校外教育培训部门,也基本上是女老师的天下。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教师节,在苏州图书馆参加一个骨干教师表彰大会,上来一批小男孩子献花献词。看到他们头一摆,腰一扭,一举一动处处是女教师的影子。会议结束后,我就一直在关注中国教育女性化的倾向问题。

     男孩想游泳,学校怕淹着;想滑冰,学校怕摔。有女老师介绍班主任经验,是在有个性的男孩旁边,要安排了一个文静的女生,并以她的标准去要求男生。男孩子慢慢地明白,女老师喜欢安静乖巧听话的女孩,不喜欢淘气、任性的男孩.

   男生越来越没有阳刚、血性和野性,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退步?

   《中国青年报》披露,在北京一所小学的办公室里,教育思想上“重男轻女”的老师也极度困惑,因为刚选出的班干部名是6个女孩和1个男孩。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对前来咨询的4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统计,其中男孩有“问题”的占70%以上。网络搜索了一下发现:近10年江苏高考5次大改革,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女状元。

    如今,中国的男孩在学校受了欺负,常会告诉自己的母亲,以求得安慰和同情。日本的母亲遇到这种状况,会骂自己的儿子,无能,不是男子汉!

  不知道,喜欢"小沈阳"的家长们,是否愿意自己的儿子也成为那样的角色。

  教育研究表明,长期压制小学男生个性,将导致这些男孩子一生之中最关键的创造能力、数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果敢和自信能力的丧失。男子汉应该具备的阳刚、血性和野性之气也将一并失去。   

    这样的学校所培养的男生,今后能担当起家庭、社会赋予的责任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有的学校评价标准太保守?是社会大环境越来越柔弱化?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显然都不是,最根本原因是中小学教师的师资配备上,男女教师比例相差的离谱了。

   我很欣慰地看到,一些小学开展了“男子汉教育”的课题研究,但真的这无法从更本改变现状。

   如果哪一天,《教师法》中教师和公务员享受同等收入的条款得到真正落实,优秀阳刚的男大学生象报考公务员一样地去竞争小学教育工作了,所有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我的文章

     物语       教育杂谈        教育研究(发表)     研究专著(出版)      校外教育(发表)

     旅游日记   办公住宅风水       地震与学校        财经评论                     音乐体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