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不差钱》,引导青少年何种道德和价值判断?
原创
文/纯赤
每年春节过后,总能看到有些学生在模仿某位春晚小品老面孔的言行,本人对这些作品的思想价值观不敢苟同,年前曾写过一博文。果然,今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钱》又应验了我的担忧。前几年他的春晚小品,把糟践残疾人生理为乐,今年的作品,又在宣传欺诈是成功的手段了。
我们不妨来回放一下耗时24分钟的小品《不差钱》:央视《星光大道》的节目主持人毕福剑应邀去东北挑演员。那位"春晚常客"想让自已的小孙女毛毛走上星光大道,成为明星,他选了当地最豪华的餐厅接待主持人,他还有一个做无本生意的点子,用100元小费收买了餐馆服务员,串通好去耍弄这个节目主持人。客人老毕到后,主人口口声声地说自己不差钱,样样点最昂贵的菜,但小服务员都说:"没有!"最后骗的节目主持人什么也没吃到。小服务员却通过威胁揭发主人那点破事,也取得了面试的机会,最后三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取得了去央视《星光大道》的机会。
《星光大道》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讲,是一个经典的优秀栏目,毕福剑是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在这样的一个低俗小品中,老毕其实只充当了一个道具和摆设作用,这真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喜剧小品应该有一个价值的判断,一个道德的判断。陈佩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我们全社会都能容忍这样的小品的时候,说明我们全社会的价值判断也出了问题了,太不正常了。”
每年,看春晚的青少年学生有多少?对春晚个别作品的思想教育导向,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反思了。
我的文章
物语 教育杂谈 教育研究(发表) 研究专著(出版)
校外教育(发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