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农家小孩
农家小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30
  • 关注人气:4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池莉的《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赏析

(2012-07-16 06:11:54)
标签:

杂谈

[]池莉的《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赏析  

     小说主要围绕体温表因气温过高而爆炸这一无关痛痒的细节而逐步铺展开了对武汉市民夜生活的描写。因为热, 所以江汉路一带的居民在晚上便都在街头搭竹床过夜:“ 不过日暮黄昏了, 竹床全出来了, 车马就被挤到马路中间去了。本市人不觉得有什么异常, 与公共汽车、自行车等等一块儿走在大街中间。外地人就惊讶得不得了。武汉市这风景呵!”。这是充满武汉特色的一种生活景象。然而, 足以使体温表爆裂的天热却并未对武汉底层市民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聚集在街头的市民们照样谈天、逛街, 看新闻、谈论国家大事,生活节奏和享受平凡生活乐趣的心情丝毫未受炎热天气的影响,人们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寻找生活的乐趣,哪怕这样的乐趣在别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如:猫子就体温表爆裂一事,逢人就说,说得津津有味,别人也津津有味地听着;把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等国际大事说得轻描淡写,那不过是饭后的谈资。无论天气怎样冷热,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 日常生活的公共汽车还是会依循旧有的惯性行驶下去的。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放弃了文学塑造高雅,追求崇高的终极理想,通过独特的视角, 朴实流畅的语言风格, 冷静客观的叙述态度, 成功地对小人物进行了原生态的描写。面对琐碎的现实, 以零度情感叙写此岸的生存, 来揭示平凡生活的生命本质。在通过对市井生活的世俗风情画卷,展示市民本位的价值观念和乐生主义的生活哲学过程中流露的是作者解构崇高的创作观和反浪漫的世俗精神。在作品中构建崇高的生活趣味和精神追求是传统文学的永恒主题,而在本篇小说中充斥的是泛小市民理论:平凡琐碎的物质生活、无关痛痒的饭后谈资、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作者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表达人生基本的物质生活和市民化的艺术世界。人生的基本的物质生活无非就是米油盐酱醋茶,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为这些事情而活,这便是池莉的崇高,在小说中处处体现人物对这一崇高的追求以及满足以日常所需的乐趣。同时也展示了人生的一个潜规则, 就是以超然的心态活着, 冷也好, 热也好, 活着就好, 活着就是一种魅力无穷的美学。

其次是鲜明的反浪漫色彩。“ 浪漫”是中世纪骑士与情妇的生活演化而来的, 其实, 浪漫的意义就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浪漫旋律中最大的主题无疑是爱情了。爱情以物质为基础, 精神为追求。古今中外有多少超越物质、超越爱情的浪漫。否则, 浪漫爱情怎会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但在池莉的小说世界里却是反浪漫的。她认为离开人类基本取向层面的行为都是浪漫, 而浪漫不能满足才米油盐的基本需求。这在本篇小说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它是瓦解爱情的典型。而这“ 反浪漫”说到底就是物质主义理论。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猫子和燕华就是反浪漫追求物质的代表。

这种回归生命原始生活的展示解构附庸风雅、刻意追求崇高的取向,还原生活、贴近现实、使读者能获得一种无距离的亲切自然的阅读快感。这种让人感到非常真实的生活唤起读者的人生经验,使读者的心灵深处产生最隐秘的共鸣和震撼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物质生活的姿态重在不矫揉造作,这就是市民生活的本真,也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本真,也重在不刻意地附庸风雅,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猫子和燕华即使处在恋爱的阶段,生活也是平凡琐碎的,然而他们却能在这样的琐碎中活出乐趣,以超然的心态过世俗的生活,我想,这也许是大多数人应该学习的生活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