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刘亮程《我听来的三个故事》
(2012-04-26 16:24:17)
标签:
杂谈 |
【中国西部·散文】171、刘亮程《我听来的三个故事》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一、瞎了
我躺在墙根,闭着眼睛听两个瞎子说话。我本来不想听他们说话。瞎子在说他们看见的东西,我觉得有意思。
那两个瞎子,老的真瞎了,年轻的好像也瞎了,他闭着眼睛,我不敢保证他也瞎了,我去年见他时还在看东西呢,可能是不想看了。连我都闭上眼睛了,才几年时间,我们就把这个地方看够了。
瞎子在马号库房干活,库房门掩着,高高的后墙顶上有一个小窗洞。瞎子磨黑搓草绳,搓好一根,放在身边,过一会儿一根一根摸一遍。我悄悄抽走一根,瞎子慌了,一遍一遍摸着数,朝四周摸,耳朵竖起来听。整个库房摸遍了,摸到门口,开门出来,在路上摸。
谁见我的一根草绳了。瞎子喊。
小瞎子从隔壁的黑房子出来。老瞎子已快摸到我的头了,他的左手朝左右摸,右手上下摸。我不知道他的手摸到我身上是什么感觉。我害怕,赶紧把草绳扔过去。
一辆马车从沙沟沿下来,老瞎子把耳朵侧过去,小瞎子没有,他把脸转过去。眼睛睁了半下,又闭着。我也把眼睛闭着,耳朵转向他们。我知道的事情多半是耳朵听来的。我的眼睛其实没看见过什么。
这么多年,我一直没问过你,父亲,那年你教我骗走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是谁都没意思了。老三,你问这个干啥。该回去做晚饭了。连瞎子都知道是下午了,太阳照在我的左脸上,风吹我的右脸。正刮东风。
你别插开话,父亲。我一直没忘掉那个人。我替你骗了他,你该让我知道他是谁。
如果我站住不动,一个时辰后,风会吹我的后脑勺。那是凉爽的下山南风。那时河湾的柳树叶子会朝北沙窝方向摆动。午后归圈的羊群踩起的土,向西飘过沙沟沿,就会转头朝北。儿子,你要记住这个地方的风。对我们瞎子来说,耳朵、鼻子、每根汗毛都是眼睛。
噢,你不瞎。我咋觉得你也瞎了。
父亲,你再不说我就走了,永远不回来。那个人长得像你,他是不是我们家亲戚。你教我传话时,他一直盯着我看。他在门外站了好一阵,然后走掉了。我长得像你,难道他会认不出。当时我就知道,他可能是我们家的一个亲戚。他走后我跟着出了村子,我站在一截墙头上,一直看着他走失在远处。我知道他去了哪里,你再不说我就去找他。
既然你知道了,就不瞒你了。他是你二叔,是我把他打发走的,不怨你。他听了我教你传的话,就已经明白我不想认他。
我们分开四十年了。我们也是弟兄三个。我老大。我们说好活到六十岁时全到老大家来。这之前谁都不找谁。各活各的。六十岁以后的日子我们老兄弟一块过。到那时谁挣了钱把钱带来,欠了债把债背来。富富穷穷我们把剩下的日子过完。
这是我父亲――你们的爷爷交待的。他临死前把我们叫到一起,留下一句话,教我们老的时候全呆在一起。走多远都赶回来。
你爷爷知道人老了会遇到许多事情,有些是自己一个人难以担当的。
我瞎了眼之后,在黑暗中呆了这些年,有些想法改变了。
一开始我们一家人――我、你的两个哥哥,靠你一双眼睛生活。后来我知道靠不住,就盼你的两个叔叔早早回来。我们家还有两双眼睛在外头呢,我不害怕。
那个下午,当你说有个很像我的人在门外打量我们家院子时,我就知道是你二叔回来了。你三叔还差几年才六十岁。他正在路上。
那一刻,我有一个奇怪的感觉,我们家的一双眼睛回来了。他会帮我看见一切,远处的,近处的。他决不像你,儿子,你留给自己的东西太多,每次只把你看见的一小部分告诉我们。你隐瞒了三个瞎子的光明。对于我们,你没说出来的那些全是黑暗。
可是,也就那一刻,我突然改变了想法。我已经不需要那双眼睛了。你的叔叔,他唯一能帮我看见的,是我变成了瞎子,拉扯两个瞎眼儿子。还有一个装瞎的儿子。这些恰恰是我不想让他看见的。
你说了这么多,父亲,我知道你一直在怪我。眼睛也会用坏的,你们三个人,多少年用我的一只眼睛。尤其我的两个哥哥,屁大的事都让我帮着看。针掉在地上我得帮着找,吃饭时摸着碗摸不着筷子,我得往手上递。听见过来一辆车,就会缠着我问车上坐几个人,人长咋样,马是黑马还是白马。马笼头戴红樱穗马,是扩马还是骟马。马蹄子圆不圆。除了人车上还有啥东西。
我大哥眼瞎以前说下的魏家姑娘,不理我大哥了。他天天拉我去追人家,让我用眼睛传情,还让我告诉人家,是我帮他传的。让我把人家的眼神说给他。我把眼睛都挤坏了,魏家姑娘也不理识。你想想,一双眼睛自己爱惜着用,用到五十岁也花了。况且三个人用呢。
我知道早把你使唤烦了。儿子。这么多年,一家人使唤你的一双眼睛,开始你把我们当亲人,生怕我们看不见,把你看见的全说给我们。后来你就只把我们当瞎子。我们不问你就不说。问了也不全说,随便一句话把我们糊弄过去。
我确实已经看不清东西了,父亲,你们把我的眼睛用成了啥样了,你们看不见。眼睛没长在自己脸上,不心疼。咋不让我的眼睛和你们一起瞎掉,老天为啥要留下我的眼睛,你们眼睛一瞎,没事了。你们知道我的眼睛多累吗。它累得白天都不想睁开。睁开眼也不想看东西,它已经没劲,看不动了。我想节省点用,让我们家的这双眼睛,多看些年月,要是这双眼睛也瞎了,我们家可真的没有白天了。
你不要把自己的眼睛看得有多金贵,儿子。我瞎了,我看见的也许比你都多。只是你从不问我――一个瞎子看见了什么。
八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问过你一件事。我说,儿子,西边好像有个什么东西。
我每天下午面朝西晒眼睛。我的眼睛瞎了后老流泪。眼圈一天到晚湿湿的。我没什么可伤心的事。好像眼睛在哭它自己。
我对着太阳晒眼睛时,感到脑子里有一丝的红热。我的眼睛没有全瞎死,有一丝红光透进心里了。就像春天的早晨,从裂开的门缝透进的一缕阳光。我眼睛的门虽然关死了。但门板上有缝隙。我努力对着太阳张望时,总看见那边有个黑乎乎的什么东西。
其实我早该知道,那只是我心里的一个黑影,只要我眼睛对着太阳,它就会出现。
我从来不问别人,眼睛瞎了这些年,我一句都没问过别人。哪怕走迷了路,碰到墙上,栽到坑里,都自己摸爬回来。我硬是把村里村外全摸熟了。现在,你看,村里村外的人遇到难事都来找我。牲口丢了,人病了,生老病死,都来问我。他们相信一个瞎子能看见他们看不见的东西。
你的两个哥哥就不行,遇到屁大的事都问人,经常被人骗,捉弄。
别人说一百遍,不如自己摸一遍。
有一回你大哥路走叉了,走到一片荒滩上,回不了家,一个人站在那里喊:有没有人。我在哪里。
喊了半中午,嗓子都哑了,听见的人全捂着嘴笑。他们喜欢看瞎子的笑话。最后还是我听见了,顺着喊声摸过去。我气坏,照着他的腿敲了一棒子。
我说你喊叫啥,儿子,你已经是瞎子了,还想让人把你当成傻子是不是。
你眼睛瞎了,耳朵没聋。朝着狗叫的地方走,朝着有人声的地方走,先找到村子,进了村再仔细听。每户人家的狗叫声都不一样。狗通常在自家院子叫。迷了路时,坐在地上听一阵,狗总会叫。不要轻易相信人的话。那些闲得无聊的人,把瞎子往叉路上引,然后站着看笑话。母鸡下了蛋也会叫,每只鸡的叫声也不同。一家人的鸡叫出一种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就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了。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就都清楚了。
还有手,记住你摸过的每堵墙每棵树。墙上的坑洞和树上节疤,都是记号。
脚也是眼睛。哪段路上坑坑洼洼,哪段路上有溏土,哪段路硬哪段路软,脚踩上去就能认出来。
还有鼻子。村子都是由猪圈、牛羊圈、茅厕、灶头这些有气味的东西组成。一户人家一种气味。因为每户人家饭食的味道不一样,人放屁的臭味就不一样,出气冒汗的味也不一样。
再就是要记住风了。无论瞎子还是常人,风永远是最重要的。什么时候刮东方,什么时候刮西边风,只要辨清风向,会听风声,风会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告诉你。那些房屋、草垛、树、人畜的大小形态,都被风声描绘出来。风中的每样东西都发出不同声音。风声悠长的地方是道路、空旷田野。风声高亢处是屋棚相接的村舍。而风刮过草棚和屋檐又是不同的两种声音。刮过麦田和苞谷地的声音也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一黑,儿子。
我瞎了,眼前一摸黑。他们没瞎,心里也有黑的时候。
人人眼前都是黑的。
你知道我的黑是什么吗。我黑摸了这么多年,虚土庄像一块黑石头被我摸亮了。
我的黑是你给我的,儿子。
我从来不问别人。我只问过你一次。
八年前那个傍晚,我问你西边日落的地方好像有一个什么东西。
我本来没打算问你。
我朝那个黑影走去过许多次。我想自己摸见它。
可是,我走过去时,那个黑影也在走。我无法摸见它。
我心里急,就问了你一句。
我告诉你那是一棵树。父亲。
你说是一棵枯树。儿子。
枯树活树不一样吗。父亲,反正你看不见。我看你每天下午朝西边看。其实西边什么都没有,一片荒滩。我不知道你想看见啥。看见了啥。
你骗人都舍不得拿棵好树骗。儿子,你说日落的地方有一棵枯树。我问树多粗。你说一抱子粗。
我不忍心说西边什么都没有。父亲。我若说有一棵活树,我每年都要向你们描述树长成了什么样子。你不问我的两个哥哥也要问。因为活树每年都要长。而我,每年都得对你们撒谎。死树就一个模样。
我虽眼瞎了好多年。但多年前这个方向没有树,连草都没有。这我知道。但我又确实感觉到那里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宁愿相信是一棵树。
我一次次向你说的那颗树摸过去。什么都没摸见。我倒摸到了你没说的一些东西。
你知道吗,儿子,每次我朝西边走去时,心里总有一棵你说过却并不存在的树。它黑乎乎的长在前面,我想不出它的模样。
有时我想已经绕过去了,它正站在我身后,等我转身回来时一头碰在上面,头破血流。
父亲,你说了这么多。你咋不相信我呢。我给你们看了这些年,我的眼光被一点点磨短了。以前我能看见沙包上的张望,能看清他手搭凉棚张望的样子。现在我只看见一截黑树桩。还有村里的人和牲口,也在我眼前一天天变模糊,像一个往事,正在遗忘。眼前的一切在变暗,变黑。我知道我的白天快过去了,剩下全是黑夜了。不像你,父亲,你已经把黑夜磨亮。
我眼睛瞎后出生的那些人,在我心里都是黑疙瘩。我听见他们走路、说话,声音都是黑的。对于我,一个瞎子,整个世界都被一层黑灰蒙住,我必须用手把它擦亮,一些东西的面目才会出现在心里。
可是,除了拴在槽上的牲口,哪个人愿意我从头到尾把他摸一遍。尤其那些女人,防不着碰到身上都不愿意。眼睛瞎了这些年,我几乎把村里所以东西都摸遍了。我最不熟悉的就是人,我已经三十年没看见他们。虽然我也知道,三十年会把一个人变成啥样。但我没有摸过,槽上的牛,圈里的羊,我都一个个摸遍了,我知道它们的模样。但人全是黑的,我想不出他们的模样。连他们的名字都是黑的。
好多年前,眼睛刚瞎的时候,我抱过韩三娃家的小女孩,那时她刚会走路,我从她的小脚丫,一直摸到头发,她的小嘴嘴,耳朵和鼻子。后来我常听见她的声音,开始她的声音从一米高处传来,后来她的声音离地面越来越高,也越好听,我知道她变成一个大姑娘了。她再不会让我摸她,她也不会知道自己小时候被一个瞎子摸过。她是我瞎了以后唯一看见的一个人。现在她已经结婚,每晚被另一个人抚摸。那个人抚摸她时,一定也像我们瞎子一样闭着眼睛。
每个村庄都有一个瞎子,一个聋子和一个瘸子。还有一个傻子,一个哑巴。这是安排好的,就像必须有一个村长,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样。我去过的村庄都是这样。一个村庄里,总有一个人啥都听不见,一个人摸黑走路,一个人啥都听见看见了,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而另一个人,整天歪着脖子,白眼仁望天,满嘴胡话。
村庄用这种方式隐瞒一些东西,让一些人变聋、变哑、变瞎、变傻。而大多数正常的人,又不知道这些瞎子哑巴聋子到底听见了什么,看见什么,还有永远说不出来的话到底是什么。到最后,有眼睛的人会相信瞎子看见了真实。聋子听到了真音。哑巴没说出了的话,正是我们最想听的。
一年四季,哑巴都在挖渠,起粪,打土墙,这是村里最累的活。哑巴有苦说不出,有乐也说不出。
聋子天天钻在人堆里。村里有一个聋子,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会抬高五丈。跟聋子说话,就像跟一个十里外的人说话,要使劲喊。聋子说话也在喊,他自己的声音仿佛也在十里之外。
傻子只干一件事,傻笑,歪着头看天,把飞过村子的鸟都看怕了。
瞎子被安排在黑暗库房搓草绳。瞎子不拍黑。我在另一个村庄遇见一个瞎子,生下来就瞎了。那时我不知道该往哪走,四周全黑黑的,仅眼前村庄里一点点亮。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来到一个不认识的村庄,房子零散的堆在地上,房舍间全是矮土墙围成的土巷。有一个黑影坐在土墙上,我走近时看见他的眼睛白白的,返着月光。
我问,穿过村庄往哪走会有路。
他说,我不知道你说的路是啥样子。我一直溜墙根走。难道你也是个瞎子,咋不找个有眼睛的人问路。
我说,在黑夜里有眼睛的人也都是瞎子。他们啥都看不到,也就啥都不知道。不像你,已经习惯黑,不害怕黑了。
瞎子说,我一直听你们说黑。我要能看见黑就好了。我连黑都看不见。我一直不知道你们说的黑是什么。
瞎子说完后天更黑了。我静悄悄蹲在地上,我要等天亮了再走。等着等着我睡着了,以后天再没亮。或许天亮以后那段生活被别人过掉了。我在那里只看见了黑,不知道人们说的天亮是什么。那个村庄的天,可能从来没有亮过。
二、赌徒
“下一阵风会吹落树上的哪片叶子。”
“吹落的叶子会飘到哪个村庄哪片荒野。”
每年七月,从第一茬麦子打下后,贩运粮食、盐、皮货的马车便一辆接一辆到达虚土庄。其实不会很多,每年都是那几辆马车经过,许多年后人们回想起来,似乎许多马车接连不断地经过庄子。马车在村头的大胡杨树下歇脚。马拴在暴露的老树根上,车停在树阴下。树的左边是杨三寡妇的拉面馆。右边是赌徒赵香九的阴阳房,半截露出地面。
赶车人一般都会住些日子。他们都是做顺风买卖的,有人在等一场风停,有人要等一场风刮起来。那些马车车架两边各立一根高木杆,上面扯着麻布,顺风时麻布像帆一样鼓起。遇到大风,车轮和马蹄几乎离地飞驰,日行数百里,风停住车马停住。
虚土庄是风的结束地。除了日久天长的西北风,许多风刮到这里便没劲了,叹一口气扑倒在村子里。漫天的尘土落下来,浮在地面。顺风跑的车马停住。这片荒野太大了,一场一场的风累死在中途。村子里的冯七爷跑了大半辈子顺风买卖,许多风是他掀起来的,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放羊一样放牧着天底下的大风,一场一场的风被他吆到天边又赶回来。
等风的日子车户们坐在树下,终日无事。不会有几个人,更多时候树下只一辆车,两个人――车户和赌徒赵香九。冯七爷的马车这时节在远处,顺风穿过一座又一座别人的村子。虚土庄的世界由赵香九撑着。他的两张赌牌扣在地上,牌的背面画一棵树,正面各写一句话。赵香九翻开第一张牌。纸牌很大。他翻开时人们仿佛感觉到一场大风正在远处形成,不断向这个村庄,向这棵大树推进。
“风会刮落树上的哪片叶子。”
每片叶子上都压着一头牛或一麻袋麦子的赌注。车户大多是赌徒,仰脸望着树,把车上的麦子压在一片金黄闪亮的叶子上。
风说来就来,先吹动树梢,再摇动树杆。整棵树的叶子哗哗响。仿佛风在洗牌。车户在无数棵树下歇过脚,仰面朝天,盯着那些树叶睡着又醒来,他十分清楚哪些叶子会先落,哪些后落。这样的赌,车户一般会赢。他压注的那片叶子,似乎因为一麻袋麦子的重量而坠落下来。车户轻松赢得第一局。
接着,赵香九翻开第二张牌。往往在第一局见分晓时,骤然大起来的风掀开第二张纸牌。车户看见上面的字:
“刮落的叶子会被风吹向哪个村庄哪片荒野。”
所压的注是十麻袋麦子,外加一辆车三匹马。几乎是车户全部的家当。
车户对这片荒野了如指掌,自以为熟知那些叶子的去向和落脚处。一年四季,车户伴着飘飞的叶子上路。有时他们的车马随着满天的尘土草叶一同到达目的,叶子落下车停下。有时飘累了的叶子落在一片沙梁,由于荒芜人家,车户还得再赶一段路。第二天,或第三天,那些叶子又被另一场风卷起,追上他们。车户在一场一场的风里,把一个村庄的东西贩运到另一个村庄,赚个差价。10麻袋麦子,从虚土庄贩到柳户地,跑三四天,赚一麻袋多麦子。除掉路上花费,所剩无几。车户从一片轻轻飘起的叶子上,看见他好几年才能挣来的财富。这样的赌谁会错过。一旦赢了,车马租给别人,下半辈子就可以躺下吃喝了。
赵香九同样熟悉这片荒野,他甚至追着好几场风去丈量过它的长度,亲眼看到那些风怎样刮起又平息。对头顶这棵大胡杨树的叶子,他闭着都能说出哪片先落。
每年八九月,树最底层的叶子开始黄。那时节没有大风。叶子被鸟踏落,被微风摇落,坠在大树底下。乘凉的人坐在落叶上。赶到树中层的叶子黄落时,漫长的西风开始刮起。这时的风悠长却无力,顶多把树叶刮过村庄,刮到河湾东边的荒滩。等到十月十一月,树梢的叶子黄透,西风也在漫长的吹刮中壮实有力了。树梢的叶子薄而小,风将它吹起来,一直飘过三道河,到达沙漠深出。赵香九真正渴望的是第二局。他往往把第一局让给车户。在骤然大起的西风里,让第二局顺利开始。
“这片叶子会飘到三道河之间的柳户地。”先是车户说一个地方。
两人在落下那片树叶的阴阳面,各写上自己的名字。无论车户说多远。赵香九都会说一个更远的地方。
叶子被放入风中。
他们骑上各自的马。风越刮越大。旋起的叶子在空中漂浮一阵,像和树依依作别。车户和赵香九也回头望一眼留在树下的车、房子。然后,随一片飘飞的叶子飞奔而去。
如果他们在这场风中没追上那片叶子,后一场风会将他刮得更远。也会遇到相反的一场风,将他们眼看追上的叶子卷上高空,刮过头顶飘回到出发的地方。俩人被扔在荒野中,无奈地打马回返。这种情景少极了。往往是叶子远远飘过他们所说的地方。车户根本没想到一片叶子会把他带到难以想象的远方。他原以为顶多贩一趟粮食的天数,他就会追上那片叶子。当他们跑了五天五夜,到达三道河之间的柳户地时,却没找到那片叶子。
他们在柳户地住了一天,找遍两河之间的每一寸土。荒原上的风很少拐弯,叶子不会偏离风向太远。只要他们顺着风向找,叶子会出现在人左右目击的地方。这片荒野少有草木,多少年的风已将它吹刮得干净平坦。一片叶子很容易被看见。他们还问了几个当地人,有没有看见一片写了字的叶子飘下来。
柳户地是一个季节性的小集市。麦收后交易麦子,瓜熟时卖瓜,地里没东西时,它也成为一片无人的空地。那里的人这阵子整天忙着看秤砣称星,谁会有空朝天上望。不过,一个白胡子老汉说,昨天傍晚他过最后一称苞谷时,突然秤杆动了一下,一看,一片胡杨叶子落在麻袋上。不过上面没写字。他又抬头看天,一片叶子正飘过去,满天空红红的,那片叶子也染成红色。他觉得好看,就多望了一阵。那时地上的风停了,可能高空的风还没停,因为云还在移动。他告诉车户和赵香龙,现在正刮的这场风是昨天后半夜兴起的。你们在路上可能不知道,那场你们追赶的风在这地方歇息半夜又起程了,它变成另一场风。风向也偏北了一点,不过那片叶子,有没有字他没看清。他一直看着它飘进一片红云。
“那它肯定落到沙漠边了。”赵香九说。
车户却不已为然。虽然他已经输了。但它相信那片叶子会飘过河东边的沙漠边,一直飘进茫茫沙漠。
事实也是这样。第二天,他们没有在赵香九压注的沙漠边找到叶子。两人都没赢。也都没输。
接下来的选择是,他们要么空手回去,另选一片叶子再赌。要么接着赌这片叶子。
俩人自然选择了后者。
因为他们对前方的地域一无所知,根本无法知道那片叶子会飘到哪里。赌注只有压在叶子落地的阴阳面上。车户认为叶子落地时会跟它在树上时一样,阴面朝下。而赵香九则认为叶子一直阴面朝下生长,它会借着坠落、借着一场风改变一下自己。
赌注会在奔走的路上越压越大。随着路途的艰辛和遥遥无期,两人都觉得最初的赌注不足以让他们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便不断再往上压钱、地、女人、房子。每当他们走得晕头转向,快要失去信心时,便会停下来,再次增加筹码。开始压自己已有的财产,后来压自己后半生可能会有的财产。到后来实在无物可压时,两人都压上了各自的命。
“如果我输了,下半生带着所有的家产和老婆孩子,给你当牛做马。”赵香九说。
“如果我输了,也跟你说的一样。”车户说。
他们追赶到沙漠中一片小平原时,几乎就要追上那片叶子了。呼啸的秋风却带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所有的树叶被埋住。两个人站在白茫茫的雪野中,前后不着村店。天气猛然变得寒冷。幸好马背上的粮食还充裕。两人商定,在平原上挖一个地窝子住下,等冬天过去,明春雪消了再继续找。反正那片叶子再不会飞走,肯定就在这片平原上。雪消后叶子会有一阵潮湿,不易被风吹起。他们有可能在那时候找到它。
当然意外的情况也时时存在。一片飘落的叶子,有可能让冬天拱雪觅食的动物吃掉。让鸟衔去做了窝。让老鼠拖进洞穴当了被褥。也可能被一场秋雨洗净上面的字,混迹于万万千千的落叶中,再认不出来。
反正,他们追得越远,那片叶子越容易被追丢。它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上。满天地都飘洒着各种草木的叶子,他们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在不断转向的风中迷失方向,空手而归。
大胡杨树后面有一片地窝子,住着好几个老掉的外乡人。他们都是追一片叶子追老的,早忘了自己要去哪,什么事在远方等着自己。记起来也没用了,人已经老掉了,再挪不动半步。当年的车马粮食输得一干二净。有些是真输了,多数人在追赶一片叶子的路途中耗尽积蓄,最后只剩下一大把年纪。
他们依旧在第一片叶子黄落时,聚集在树下赌博。
“下一阵风会吹落树上的哪片叶子。”
直到最后一片叶子被吹落。他们依旧坐在光光的树杆下。
“吹落的叶子会飘到哪个村庄哪片荒野。”
他们几乎赌完每一片叶子的去向,他们都追赶一片飘落的叶子走遍了整个大地,知道大风刮过的那些河流、村庄和荒野的名字。用不着挪动脚步,叶子会飘向哪里他们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在他们无休的争吵里,叶子飘过荒野或坠落村庄。叶子几乎到达他们能想象到的所有地方。然后,是他们想象不到的无边大地,叶子在那里旋浮,犹豫。往往在他们想象的尽头,季节轮转,相反的一场风刮过来,那些叶子踏上回返之途。
三、报复
一年冬天,被野户地人报复过的胡三回到村里,老得不成样子。他的车剩下一边轱辘,另一边由一根木棒斜撑着,在雪地上拖出一道深印子。马也波着腿,皮包骨头。几乎散架的车排上放着几麻袋陈旧苞谷,他的车一刻不停地穿过村子。我们想跟他说句话,打声招呼,都已经来不急。
这个人许多年前跑顺风买卖时,骗过一个叫野户地的村子。那时他还很年轻,根本没想过这个村庄会报复。事情很简单,一次他路过下野地时,见那里的人正在收获一种扭扣般大而好看的果实,便停车问了一句。
“这叫蓖麻,专门榨油的。机器加上这种油能飞上天呢。”那里的人说。
人要吃了会不会飞起来呢。胡三觉得这东西不错,就买了两麻袋。原打算拉回虚土庄,半路上嚼了几粒,满口流油,味道却怪怪的,不像人吃的东西,便转手卖给了野户地。
野户地人对这种长着好看花纹,大而饱满的果实一见钟情。加上胡三介绍说,这种东西能榨油,产量高得很,一亩地能收几千公斤,便全买了下来。
第二年,野户地的田野上便长满了又高又大的蓖麻。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看高大的作物。一村人怀着兴奋与好奇,看了一夏天的蓖麻开花,在扇面大的叶子下乘了一夏天的蓖麻凉,接着在蓖麻壳噼噼啪啪的炸裂声中开始了收获。几乎每家都收了好几麻袋蓖麻籽。
可是,这种作物的油根本不能食用,吃到嘴里味道怪不说,吃多了还肚子疼,头晕,恶心。喂牲口,牲口都不闻。
野户地人第一次遭人欺骗,他们把往年种油菜、葵花、胡麻的地全种上了不能吃的蓖麻。整个一年,村里人没有清油炒菜,做饭,家家的锅底结着一层黑糊锅巴。他们咽不下这口气,全村人聚在一起,想了一个报复胡三的办法。
办法是村会计想出来的。
会计说,“我粗算了一下,这一年我们至少有三十个整劳力,耗在种蓖麻上,加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三十年。我们也要让胡三付出三十年时间。”
“对,胡三让我们白种一年地,我们让狗日的白活三十年。”村民们说。
从虚土庄到野户地,刚好一整天的路。早先人们大都以这种距离建村筑镇,天亮出发,天黑后到达另一个村庄。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再启程,依旧在天黑前,远处的村庄出现在夕阳里,隐约听见狗吠,人声,闻见夕烟的味道,却不能一步踏入。总还有一截子路,走着望着天黑下来,啥都看不清时进入村子,路两旁的房子全埋入夜色,星空低贴着房顶,却照不亮那些门和窗户。月亮在离村庄十万里的地方,故意不照过来一点光亮。只有店铺的木柱上吊一盏马灯,昏昏的,被密扎的蚊蝇飞绕。或者根本没店铺,村子一片黑,谁家都不点灯,都知道一辆远路上的马车进村了,不会跟他们有啥关系,只是借住一宿,天一亮又上路了。谁也不愿知道过路人是谁。过路人也不清楚自己经过了怎样一座村子。守夜人那时还没醒来。每天一早一晚站在村头清点人数的那个人,也回家睡觉了,过路人像一阵风经过村子。
那时候,总有一些人,一座村庄一座村庄地穿越大地。许多人打算去远处生活,当他们走累了,天黑后在一片看不清的地方睡下,第二天醒来也许有人不想走了。这个村庄无缘地多出一个人。可能晚上的一个梦使人留下来。也可能人觉得,从天亮到天黑,已经足够远。再走也是一样的,从天亮走到天黑。那时村子间大都一整天的路。后来人多起来,村子间又建起村子,挨得越来越近,人就很少走到天黑。处处可以留宿,没有远方了。天黑成了一个难以到达的地方。天黑后天亮又变成难以熬到的远方。
还有时整座村庄载在马车上穿越大地,家具,木头,锅碗,牛羊草料,车装得高高,人坐得高高,老远就看见一座村庄走来,所经的村子都会让开路,人躲在墙后,让人家快快过去。哪个村庄都不敢留这样的车马。连过一夜都不敢。
胡三是这些远行客中的一个,赶一辆马车,几乎走遍这片大地上所有村落。他不像那些人,走着走着被一个夜晚或村落留住。忘记最初向往的去处,忘记家。他总是走着走着就回到自己的村子。有时他还想往前走,可是,车和马已踏上回返之途。他全不知觉,一觉醒来,马车停在自家院子。
这样的日子好像没有边际,有几年胡三跑东边的买卖,拉上虚土庄的麻和麦子,到老奇台,换回盐和瓷器。另一些年他又做西边的皮货生意。他都已经忘了给野户地卖过蓖麻籽的事,有一天,很偶然地,从野户地那边过来一个人,也是天黑后走进村子,敲开胡三家的门,说要买些苞谷种子。去年冬天雪落得薄,野户地的冬麦全冻死了,现在要补种苞谷,全村找不出半麻袋种子,离野户地最近的村庄是虚土庄,在虚土庄他们只认识胡三,所有求胡三帮个忙,买几麻袋苞谷种子,还先付了一笔定金,要胡两天内务必备好货运过去。
胡三对这笔送上手的买卖自然乐意,当即备了几麻袋苞谷,第二天一早,便吆喝马车出村了。
两个村庄间只有一条车马路。平常少有人走。所谓车马路,就是两道车辙间夹一道牲畜蹄印,时深时浅,时曲时直地穿过荒野。胡三在这条路上走过无数次,村里还有几个跑买卖的走这条路。都各走各的,很少遇面。胡三时常辗着自己上次留下的辙印远去,又踏着这次的蹄印回来。
要是我不去走这条路就荒掉了。
在村里时胡三常会想起这条路。梦见路上长满荒草。他再走不过去。那些远处的村庄都在,村里的人都在。可是,再没有路通向那里。他会着急,夜里睡不着,一次次把车赶出村子。
一旦走在路上他又会想些别的。路远着呢。把天下事都想完,回过神,车还在半道。天不黑他不会到达的。
天渐渐地黑了。前面还不见野户地的影子,胡三觉得有些不对劲。按走的路程和四周地形,野户地应该在这片梁上。往常走到这时他已能看见梁上的树和房子,听见馿鸣狗吠。可是现在,梁上光秃秃的,野户地不见了。路还在。两道深深的车辙印依旧无止境地伸向远处。只要路在,野户地就一定在前面。胡三抛了一声响鞭,装满苞谷的马车又得得地向前跑起来。
多少年后,胡三从虚土庄的另一面回来,衣衫褴褛,挥着一根没有鞭绳的光鞭杆,驾驾地叫喊着进了村子。人们这才想起胡三这个人,依稀记得好多年前他装一车苞谷,从村南边出去,怎么从村北边回来了,都觉得奇怪。想凑过去说说话,却已经来不及。他的马车一刻不停地穿过村庄。
胡三经过的那片土梁,正是野户地。以前路从村子中穿过去,路边两排大榆树,高低不一的土房子沿路摆开。那些房子,随便地扔在路边,一家和一家也不对齐。有的面朝南,有的背对着路,后墙上开一个小得塞不进人头的小窗户。村里的人也南腔北调,像是胡乱地住在一起。以前路边也许只一两户人家。后来一些走远路的人,在这过一夜不想动了,盖房子,开地,生儿育女。村子就这样成形了。胡三在这个村里留宿过几夜,也在白天逗留过。他对野户地没有多少好感。这些天南海北的人,凑在一起,每户一种口音风俗。每人一种处事方法和态度。很难缠。一户人家都像一个村子。他们不会团结在一起干一件大事。张三想。这个村庄迟早会散掉。像一棵树上的叶子飘散在荒野。
胡三没有想到,这个村庄恰恰因为他做的一件事团结在一起。就在他来送苞谷的这一天,野户地人全体出动,把所有房子推倒,树砍掉,留有他们生活痕迹的地方全部用土埋掉,上面插上野草。为了防止出声,鸡嘴用线绑住,狗嘴用一块骨头堵住,驴马羊的嘴全用青草塞住。全村人深藏地下,屏声静气,听一辆马车从头顶隆隆地驶过去。越走越远。直到他们认为胡三和他的马车再回不来,才一个个从土里钻出来。
他们把胡三的目的地拆除了。
这个人和他的车,将没有目的地走下去。
正如野户地人预料的那样,胡三总以为野户地在前面,不住地催马前行,野户地却一直没有出现。天黑以后,胡三对时间就没有感觉了,他只觉得马在走,车在动,路在延伸。星光下路两边是一样的荒野。长着一样的草和树木。一模一样的沟和梁。
然后时间仿佛加快了,一会儿功夫,天黑了又黑了。天黑之后还是天黑。荒野过去还是荒野。要去的地方不见了。胡三想把马车停住,掉头回去,却已经不可能。他的马车行到一个没有边际的大下坡上。
那以后,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这个人一次次地经过虚土庄,有时在白天,远远看见他的马车扬起一路沙尘向村子驶近。有时在半夜,听见他吆喝马的声音,和马蹄车轮声响亮地穿过村子。他的车马仿佛无法停住。仿佛他永远在一个没有目的地的大下坡上奔跑。人们看他来了,在路上挖坑堆土都档不住他。大声喊他的名字,他的家人孩子在路旁招手也不能使他留住。他一阵风一样经过虚土庄子,像他经过任何一片荒野时一样,目不斜视,双眼直视前方,根本看不见村里人,听不见人们的声音。
又过了多少年,是个春天。这个人从村西边回来,手里举着根鞭杆,声音嘶哑地吆喝着。却看不见他的车和马。这一次,他再没有往前走,仿佛那辆看不见的马车在村子里陷住了,他没日没夜地喊叫,使劲抽打着空气中看不见的一匹马。人们睡着,又被叫醒。谁都不知道他的车陷在什么地方,谁也没办法帮他。
刘二爷说,这个人走遍了整个世界,他的马和车被一片大地陷住了。那匹马头已经伸到天外,四蹄在云之间腾飞。可是,他的车还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不要以为,他的车被远方的一片小泥潭陷住,他回来找我们帮忙。
我们帮不了他。
他每次经过村庄,都看见我们一村人陷在虚土中,拔不出一只脚。他一声声吆喝的,或许是这座虚土中的村庄。
他沿途打问那个跑掉的村子。没有人知道。他走过的路旁长满高大蓖麻,又开花又结子,无边无际。他不清楚那个叫野户地的村庄跑哪去了。车上 的苞谷种子早已霉烂变质。后来车也跑散架了,马也累死了,一车的苞谷洒落荒野,没有一粒发芽。
而报复了胡三的野户地村,多少年来也做着同样一件事,不管春夏秋冬,农忙农闲,村里总有一些人,耳朵贴地,一刻不停地倾听,只要有隆隆的马车声驶向村子,他们便立马把所有房子拆了,墙推倒,长起来的树砍掉,成片的庄稼用 土埋住。一村人藏在地下,耳朵朝上,像第一次骗胡三时一样,听那辆已经摔破的马车,隆隆地从头顶过去。听胡三吆喝马的声音。
“这家伙又苍老了许多。”
“他又被我们欺骗了一次。”
他们暗暗发笑。等马车声远去,他们从地下钻出来,盖房子,栽树。把埋掉的庄稼和路清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