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农家小孩
农家小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30
  • 关注人气:4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散文】80、周涛《过河》

(2012-03-28 10:09:09)
标签:

杂谈

欣赏·散文】80周涛过河》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①这时我才发现,我骑了一匹极其愚蠢的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极轻快而平稳,眼看着在河对岸的酒厂就要到了,它却在河边突然显示出劣根性:不敢过河
   ②它是那样怕水。尽管这河水并不深,顶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阳光下,河水清澈平缓地流着,波光柔和闪动,而宽度顶多不过十几米,但是它却怕得要死。这匹蠢马,这个貌似矫健的懦夫!它的眼睛惊恐地张大,前腿劈直胸颈往后仰,仿佛面前横陈的不是一条可爱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限或无底的深渊!
   ③我怀疑这匹青灰色的马儿对水一定患有某种神经性恐惧症。也许在它来到世间的为期不算很长的岁月里,有过遭受洪水袭击的可怕记忆,因而这愚蠢的畜牲总结了一条不成功的经验。像一个固执于己见的被捕的间谍似的。任凭你踢磕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词跨过头脑中那个界限。
   ④我想了很多办法——用皮帽子蒙住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奔驰,然后暗转方向直奔河水,打算使其不备而奋然驰过。结果它却在河沿上猛地顿住,我反而险些从马头上翻下去。不远处恰有一个独木桥,我便把缰绳放长,自己先过对岸,用力从对岸那边拽,它依然劈腿扬颈,一用力,我又差点儿被它拽下水。
   ⑤面对如此一匹怪马,我只好长叹:吾计穷矣!但今天又必须过河,我必须去酒厂;倘要绕道,大约需再走二十公里。无奈之下,只得朝离得最近的一座毡房走去,商量先把马留在这里,我步行去办完事再来取。
   ⑥一掀开毡帐我就暗暗叫苦,里面只有一位哈萨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她抬起眼皮,目光像风沙天的昏黄落日,没有神采;而那身躯枯瘦衰老,连自己站起来也很困难似的。看样子,她至少有八十岁;垂暮之年,枯坐僵卧,谁知哪一刻便灵魂离开躯壳呢?可是既然进了门,总不好扭头便走,我只好打着手势告诉她我的困难和请求,虽然我自己也觉得等于白说。
   ⑦她听懂了(其实是看懂了)。摆摆手,让我把她从床上挽起来,又让我扶她到外边去,到了河边上,她又示意,让我把她扶上马鞍。我以为老太太的神经是不是也不对劲儿了?

 

————————————————————————————

过河 周涛 阅读答案

8、为何我最初觉得马“愚蠢”,后来又说它“不愚蠢,倒是灵性大的过分”?(3分)
   9、老太太示意我扶她上马鞍,我却以为她的神经“不对劲儿”,请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段表现“我”心理活动的语句。(3分)
   10、文章在写法上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分条列举出三处对比。(3分)

  

  

  

   11、有人认为这位老太太身上有一种令人感动的胡杨树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精神的主要内涵。(3分)

   相关链接:胡杨树是生长在沙漠恶劣环境中的一种树。作家余秋雨曾经赞美它说,胡杨树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参考答案:

   8、觉得它“愚蠢”是因为这马不敢过河,怕水;说它“灵性大”,是因为我从它的表现看出来,“它完全懂得骑在它背上的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谁是真正的骑手;说它“过分”是说我觉得它先前是在欺负我。

   9、示例:她连路都走不稳,瘦弱得连躺着都叫人看着累,竟然“狂妄”得要替我骑马过河,这不是拿我开玩笑吗?我这样年轻力壮的汉子尚且费尽心机气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让这匹患有“神经性恐水症的马跨进河水?

   10。、示例:①我骑着马时,它的前后反应不同,走平原,“极轻快而平稳”,看到河流就不敢走了。②我骑它与老太太骑它时,马的表现不同。③老太太在马下和骑在马上的精神状态不一样。④我对老太太前后的态度不同。

   11、老太太虽然枯瘦衰老,到了垂暮之年,连上马、过桥都需要别人搀扶,但是,一旦上马,就立刻精神矍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马背上的民族的那种雄强的生命意识,

————————————————————————————————————

周涛:我是一个爱马的人,从小喜欢骑马,好在新疆当时马比较多,接触马的机会还是比内地的小孩多。我偷骑过县委拴马桩上的马;还为了骑马给赶马车的老吉师傅铡草、提水,讨好他,以求一逞;我还和牧区的哈萨克族小孩交朋友,练习骑马。虽然我一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匹自己的马,但我对马的兴趣却终老未变。基于这种天性和爱好,我对马就格外留心观察,我对马的注意程度往往超过对人。我觉得马不仅是一种会奔跑的动物,它更是有性情、有品格、通人性、知人意的朋友,它非常匀称,非常美,它能赢得人长久的倾慕和爱心,这很不简单。

    因此,当我进入文学创作领域之后,很自然就容易把马作为表现对象。这和我生活的地域拥有悠久的马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游牧民族对马的了解和感情,比农业民族对牛的感情更深厚、更有美感。回首检视一下我的写作,会发现,写马的内容可谓持续不断,写诗的时候就有《长鬃烈马》、《纵马》、《有一个人骑马来自远方》、《野马群》、《我爱马》、《栗色马驹》、《题昭陵六骏》、《策马行在雨中的草原》……写散文起手就是《巩乃斯的马》,还有《饮马》,《白马夕阳》、《过河》、《看那个马车夫犯错误》、《马的光辉照耀历史》、《悲鸿之马》、《马的演化》等等,大概每个人都有找到灵感的秘径,就是灵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