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农家小孩
农家小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30
  • 关注人气:4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17、贾平凹 《五味巷》

(2012-02-24 10:53:53)
标签:

杂谈

欣赏·名人随笔】17、贾平 《五味巷》

[]读《贾平凹散文》有感(3)——《五味巷》感悟

 

     在众多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就是贾平凹的《地平线》。每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总会发现新的道理。一直以来,我想知道贾平凹的写作风格到底是什么?因为他的文章总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前两天在书店中无意中看到了《贾平凹散文》一书,便兴致勃勃买了,回家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其中的《五味巷》这篇文章确实令我感触很深。

                                       ——题记 

               

      五味巷》感悟

 

 古时候长安城是相当繁华的,我猜那里的小巷一定非常多,也非常热闹。只可惜,现在的城市,到处都立起了摩天大楼,小巷子渐渐消失了。而读起《五味巷》却发现了长安城中那仍旧存在的纯朴与热情。

“北边为头,南边为尾,千百米长短;五张一棵小树,十丈一棵大树。······”我按着作者的描述,兴奋地勾勒着小巷图。“路灯藏在树中······身影比人长,越走越长,人还在半巷,身影已经到巷尾了。”字里行间中可以想象小巷的幽深,曲曲折折。然而作者笔下的小巷最动人的还是小巷的四季。春条的小巷以柳为美;夏天的小巷,以人们的喧闹为美;秋天的小巷,天气的急速改变如演电影;冬天的小巷,一幅幅美丽的雪景,装点了每个人的心。小巷虽小,却吸引了许多人,这些人多数生活并不富裕,是城市的底层居民,但他们却很勤劳、善良。每天从早忙到晚,却总是高高兴兴的,总能从生活中发现快乐。

作者笔下的矛盾统一,很值得回味。虽然小巷子拥挤,但是邻里关系非常好。虽然地位十分低,但却很重视教育。他们没有两家是乡党的,汉、回、满,各种风俗。也没有说一种方言的,北京、上海、河南、陕西、南腔北调。在作者的心中,整个小巷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和睦相处、其乐无穷!

再次回顾这“五味巷”的由来,巷北口四间门面,一间卖醋,一间卖椒,一间卖盐,一间卖碱;巷南口又有一间大铺子,专卖甘蔗。巷本无尽,借的巷首、巷尾酸甜苦辣咸,便“五味,五味”,从此命名开叫了。为忽然觉得这五味巷确实意味深长,这酸甜苦辣咸不就正是这巷中人们的生活么。而作者最后说:“走去也买一根甘蔗,果然水分最多,糖分最浓,且甜味最长。”是的,细细品味,这“五味巷”还真是甜味最浓,要不这甘蔗铺开的是最大的铺子呢!

 

 

细细品来“读《贾平凹散文》有感”系列博文已经连载了三篇了,这是最后一篇。通过读“贾平凹”的散文,我逐渐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亮点。从《一只贝》,到《丑石》,最后到《五味巷》,这些看似从不被人注意的其实是那么耀眼!

 

本定于昨日下午发表的博文,但由于本人外出,所以于今日上午发表。在此向各位博友道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