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96 爱伦坡《夜归人》读后感

(2012-02-04 15:30:17)
标签:

杂谈

小小】96情节的艺术——爱伦坡夜归人》读后感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爱伦坡《夜归人》读后感" TITLE="小小说96 爱伦坡《夜归人》读后感" />

 冰凝雪枫 转载▼(2010-02-27 21:08:49)

小小说96 <wbr>爱伦坡《夜归人》读后感  要说一篇小说最吸引人的是什么,我认为,毋庸置疑,是情节。

    情节的作用的重要性在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中更是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有人说:“短篇小说是写高潮的艺术,小小说是写结局的艺术。”而这样的艺术,其实可以说就是设计情节的艺术。凡是摸到了微型小说创作规律的作者大都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把微型小说的反转情节提炼得非常雅致和精美。

    而《夜归人》这篇微型小说中,作者可谓处处埋伏笔,段段设悬念啊!先是丈夫离家,留下一大包税款,再是陌生伤员入屋,制造出紧张气氛,然后有人撬前门的锁,最后少妇击毙神秘强盗,无一不深深吸引着读者。然而,最出色的自然是高潮,同时也是结局——那个化装成强盗来盗走公款的正是储蓄员自己。这种典型的反转式情节已成了现当代情节式微型小说的典范。

   当看到最后,妻子说“从没见过”“那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时,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满脑子的疑惑:为什么这位妻子要说从没看见过她的丈夫?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妻子不愿意接受抢劫自己的人就是自己的丈夫,他对丈夫感到很失望,很伤心;同时,她也被这一幕吓呆了,她杀了自己的丈夫,而她还有他的孩子,她便说话语无伦次了。所以他妻子要说从没看见过他,也是符合常理的。
   而丈夫到底是什么人呢?他居然到自家来抢劫!这个情节乍一看似乎不合理,但细看便能发现,作者是有过交待的。前文已经说过丈夫不让妻子允许任何人进入家里和丈夫拿走了有子弹的枪,留给妻子的只是空枪,这些都为后文丈夫抢劫妻子埋下了伏笔。甚至我们也可以有另一种猜测:小偷就是丈夫的真正“职业”,家里有两个人,使得他误以为这是别人的家,偷别人的家他是愿意的。这也同时解释了伤员的作用。
   从以上两个最大的悬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的情节是环环紧扣的。作为微型小说,作者向来都是惜墨如金的,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情节都可能是作为下文的铺垫的。那么,文章开篇描写情节又是为什么呢?它看似与后文发生的事没有什么关系啊!但是,我们若把它去除,便会发现,文章的恐怖气氛便大打折扣,妇人孤独惶恐的心情也无从衬托。这样看来,作者描写雪景同样是为后文做铺垫的。
 当然,对于小说留下的巨大悬念,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猜测,我认为这才是小说真正成功的地方。正是作者刻意的留白,给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过一回推断瘾。我就是因为想解开这个谜,才“不得不”把小说反复地读的。而禁得住揣摩的小说,绝对是精妙的。
 另外,一篇微型小说必定要有它的主题,让它有别于一个普通的故事。这篇《夜归人》,有人说,它的主题是“有些社会秩序纯粹是虚假的,即使很难怀疑它”,我的想法是它表达了作者或者说这个社会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也有对恶的鞭挞。
 一篇小说就像一张网,而情节就是那交错的细丝上的节点,作者如辛勤的蜘蛛一般,将这些细丝编织缠绕,而那些节点则常常给人带来惊喜,因为它就像分岔路口,我们不知道要走哪条路,而每一条路都充满着悬念。
————————————————————————————————————————
现当代以来的多数微型小说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凡是摸到了微型小说创作规律的作者大都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把微型小说的反转情节提炼得非常雅致和精美。我们看到:那个化装成强盗来盗走公款的正是储蓄员自己(爱伦坡《夜归人》);那个要去杀掉君明的牛牛却反而救下了君明的生命(白小易《意外》)。这些典型的反转式情节已成了现当代情节式微型小说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