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山《画家和他的孙女》赏析
(2012-01-15 16:57:27)
标签:
杂谈 |
[转]王奎山微型小说《画家和他的孙女》赏析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婷婷画了一棵树。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不对。”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
他无话可说了。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他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
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
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
他没话说了。
婷婷画了一匹马。
他说:“婷婷,你画的那马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马有翅膀吗?”
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
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
他又没话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老母鸡还大。
婷婷就拿那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儿童看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有自己很特别的、一般成人较难理解的视角和感觉,儿童把这种独特的感觉及儿童的心灵、认识表达出来,就能成为展现儿童心理、充满了一种童趣与情趣的作品。应该说,这对写作和创作来说,是最可宝贵的艺术感觉。婷婷爷爷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视觉去要求婷婷的儿童画,他永远不可能理解婷婷的心灵世界。作为饱经风霜的成年人,他应该欣赏、赞扬、鼓励婷婷这种别具一格的、有独特儿童情趣的作品;如果他坚持用成年人看待生活的标准来要求婷婷的一切言行,那他就是僵化、教条、毫无创造性的典型了。推而广之,他很可能就有扼杀创造性、扼杀民族创新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