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挂帅

标签:
杂谈 |
穆桂英挂帅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1、豫剧剧目
剧情简介
电影《穆桂英挂帅》DVD封面
历史背景
《穆桂英挂帅》河北梆子 封面
豫剧唱词
穆桂英:【二八】打一杆帅字旗,飘飘荡荡竖在、帅字旗竖在了空,打一杆帅字旗竖在了空,浑天侯挂了元戎,此一去我要把那安王贼平。马到要成功,不枉我当年的老威名。回头来我观见了老爷的面,不由得为妻我想起了前情。你不是三战铜台杨宗保,我不是那大破天门的穆桂英。此一番到在那军阵以上,咱老夫老妻可要并马行。号角吹起我心头恨,我连把安王反贼骂几声。想当年我常到边庭走,哪个闻名不害心惊?这几年我未到边庭地,尔好比那砖头瓦块都敢成了精!想当年破天门一百单八阵,走马又捎带了那个洪州城。此一番到了辽东地,管叫尔不杀不战自收兵。【快二八】未曾兴兵先传令,马步三军你是听。此一番到了辽东地,努力杀敌把贼平。那时候得胜回朝转,黎民百姓得安宁。沿途公买要公卖,不要扰乱好百姓。听我令,必有赏,不听令差箭去游营。忙吩咐众三军老营动,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 穆桂英:【紧二八】老太君为国要尽忠,她命我挂帅去征东。穆桂英我懒掌这招讨印,穆桂英懒穿那铁衣鳞。我若是不到校场去传令,聚将钟啊!聚将钟催得我两耳轰。穆桂英我多年不听那战鼓响,穆桂英二十年未闻过那号角声。想当年我跨马提刀、威风凛凛、冲锋陷阵,只杀得那韩昌贼他丢盔撂甲、抱头鼠窜、他不敢出营。南征北战保大宋,俺杨家为国建奇功。如今安王贼子反边境,我怎能袖手旁观不出征?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难道说我就无有了那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叫谁领兵?我怀抱帅印我去把衣更,到校场整军我去把贼平。 穆桂英:【慢二八】穆桂英我家住在山东,穆柯大寨上有俺的门庭。穆天王他本是我的父,穆龙、穆虎二位长兄。当初俺举家投大宋,我在那天门阵上立下头一功。南里反来往南战,那北里乱了是我去平。争来的江山他赵家坐,哪一阵不伤俺杨家兵?老太君她上了辞王的表,俺举家人等转回到河东。我这脱了铁甲浑身轻,解下了战裙换丝绫。不做高官不理事,我不吃俸禄不担惊。我这清晨起来到大厅,问了声老太君你可安宁? 穆桂英:【慢二八】未开言来心如焚,尊声祖母老太君:非是我贪生怕死不挂帅印,恨只恨宋王昏庸叫人伤心。穆桂英十年未曾离战马,咱杨家世世代代都是军中人。磨坏了多少鞍和镫,穿破了铁甲无数身。闯江山来争乾坤,哪一仗不伤咱杨家人?沙场上死的是那忠良将,安享荣华是那奸佞臣。老太君你只知为国把忠尽,再看看至如今可比不得大破天门。大帐前缺少了焦、孟二将,我身边也无有了排风钗裙。文广兄妹年纪小,上阵去打仗我怎放心? 穆桂英:【二八】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啊上写着,浑啊浑天侯,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都只为那安王贼战表进,打一通连环战表要争乾坤。宋王爷传下来一道圣旨,众啊众武将,跨呀跨战马,各执兵刃,一个个到校场比武夺帅印。老太君传下来口号令箭,文广儿探事进了京门。王伦贼一马三箭射得准,在旁边可气坏了他们兄妹二人!他两个商商量量才把那校场进,同着了满朝文武夸他武艺超群。我的儿一马三箭射得好,我的小女儿,她的箭法高,她箭射金钱落在了埃尘。王伦贼在一旁他心中气不愤,他要与我的儿论个假真。未战三合那个并两阵,小奴才他起下一个杀人的心。回马三刀使得也怪准,刀劈那个王伦一命归阴。王强贼恼怒要把我儿捆,多亏了天官寇准一本奏当今。宋王爷在校场把我儿问,小奴才他瞒哄不住表他的祖根。他言讲住在河东有家门,杨令公是他先人,他本是宗保的儿子杨延景的孙。曾祖母佘老太君,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我的儿他表家乡那个泪珠滚,在校场可喜坏了那些忠良臣。宋主听此言欢喜不尽,他知道咱杨门辈辈是忠臣。刀劈王伦他也不怪,又把那个招讨帅印赐与给儿身。我的儿欢天喜地把府进,【垛子板】我一见帅印我气在了心。我本当进京辞帅印,小女儿搬来了老太君。老太君为国把忠尽,她命我挂帅平反臣。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那大宋江山和黎民。此一番到在两军阵,【紧二八】我不杀安王贼我不回家门! 佘赛花:【流水】挡住孙媳穆桂英,老身有话你是听:如今安王来犯境,咱应该差人探事去汴京。想当初你公爹无事常打宫院走;你夫妻也天天出入九龙庭;老杨洪也曾上过金銮殿;杨排风也曾受过宋王封。咱举家辞朝归原郡,小孙孙还未曾到过汴京城。咱叫他九龙门外走一走,管叫那满朝文武吃一惊。咱杨门并未绝了后,咱一代更比一代行。 佘赛花;【慢板】老身居住在河东,佘氏太君受皇封。投宋时四郎八只虎,七杆枪两口刀定住太平。北国的天庆王有表来请,宋王赴会幽州城。双龙会君臣遭了难,【二八】金沙滩前血染红。大郎儿在北国替主丧命;二郎儿短剑下为国尽忠;三郎儿被马踏尸如泥烂;四郎儿失落在番贼营;五郎儿削发当和尚;七郎儿被仁美乱箭穿胸。我老爷两郎被困碰头丧命,天波府有多少无尸之灵!【流水】撇一子六郎杨延景,匹马单枪镇边庭。遭不幸六郎儿三关殒了命,呈一道辞王表转回河东。天波府清晨起再不点将,白虎堂改做了一座花厅。看一看老的老来小的小,杨家将哪还有当年的威风? 赵祯:【二八】龙凤车辇出深宫,孤到校场去观兵。想当初杨家保大宋,南杀北战立奇功。孤怕杨家的兵权重,才准他举家人转回河东。太平年要武将有何用?荒乱年全仗着兵马行。只如今辽东安王战表进,他要夺孤王我的锦绣城。孤身旁少了杨家将,朝中无人去领兵。无奈何王在金殿传圣旨,众武将校场比武选元戎。【散板】来在了校场车辇落定,众武将披了甲八面威风。编辑本段2、京剧剧目
豫剧《穆桂英挂帅》被全国不少剧种、剧团移植上演。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的《穆桂英挂帅》,由马金凤扮演穆桂英。 1958年,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1959年,豫剧《穆桂英挂帅》被移植、改编成京剧,由梅兰芳主演。 1959年,梅兰芳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周年将此剧作为献礼剧目改编,陆静岩、袁韵宜执笔,郑亦秋导演,李少春、袁世海、李和曾、李金泉、夏永泉、杨秋玲等参加演出。梅兰芳亦以其炉火纯青的表演塑造了他最后一个舞台新形象。 相传当时京剧曲目中没有反映穆桂英老年时期的剧目,梅兰芳看到马金凤演出的《穆桂英挂帅》后突发奇想,将这出戏移植到了京剧之中,这就是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派传统剧目。 梅葆玖马金凤二人曾唱过双下锅的《穆桂英挂帅》。(双下锅,指的是两个不同曲艺形式和演一出戏)剧情简介
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边关守将杨继业和他的八个儿子,在保卫边防的战争中立了赫赫战功。因此,人们一直在颂扬他们,流传了许多杨家将可歌可泣的故事。 杨继业孙媳穆桂英曾为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奸臣所谗,与佘太君辞朝归田,度过了二十年的退隐生活。 那一年西夏藩王突然挑起暴乱,宋王朝中抵挡无人,欲启用穆桂英挂帅出征。饱经忧患的穆桂英想起宋王朝对杨家的冷淡,以及奸臣的阴谋破害,先不愿挂帅。经过她的祖母佘太君的劝勉,她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定,解除兵祸,抛弃私愤,毅然偕同她的丈夫--当年与他并肩作战的杨宗保,以及一双儿女--小将杨文广和杨金花,信心百倍地登台点将,慷慨誓师严肃军纪,驰赴战场。编辑本段3、其他剧种
另外,评剧、河北梆子、越剧等许多剧种都有此剧的移植本;其中,评剧名家筱俊亭和河北梆子名家张惠云的版本广受欢迎。编辑本段4、中国电影(马金凤主演,1957年)
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豫剧电影《穆桂英挂帅》VCD版本 封面
主要演员
马金凤 .... 穆桂英 丁桂云 .... 余太君 桑建修 .... 杨宗保 孙苑华 .... 杨文广 慕爱秋 .... 杨金花 张自友 .... 杨思乡 桑自修 .... 杨洪 谢善修 .... 宋王 孙才友 .... 王伦 王振邦 .... 王强 赵贵元 .... 寇准剧情简介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8435e5dde71190ef2f48969cce1b9d16fcfa60c5.jpg
豫剧电影《穆桂英挂帅》剧照集锦(15张)编辑本段5、电影版(杨门女将之穆桂英挂帅)
宁静 饰演 穆桂英 郑佩佩 饰演 佘赛花(佘太君) 张智尧 饰演 杨宗保 戴春荣 饰演 萧太后 李绮红 饰演 杨排风 连凯 饰演 杨安 李若彤 饰演 杨八妹编辑本段6、电视连续剧版(2011年)
主要演员
苗圃饰 穆桂英 罗晋饰杨宗保 鄢博雅饰彩云 张铁林饰皇帝 斯琴高娃饰佘太君 刘恩佑饰赵飞 黎涓饰 三娘 尹航饰大宋公主 于承惠饰呼延赞 李琦饰穆寨主 苗圃在《穆桂英挂帅》中“挂帅”穆桂英一角,几乎所有主创都认为,苗圃的“女儿身,男儿气”,生活中的性格豪爽直率,简直和穆桂英如出一辙,所以“苗大侠”出演穆桂英是众望所归。 谈到角色,苗圃连呼过瘾:“以前演过不少打打杀杀的角色,但穆桂英是个在老百姓心中几乎等同于神的人物,让我非常动心。我特别期待穿着厚重的盔甲策马奔腾的感觉。”苗圃还透露,穆桂英与杨宗保的“穆杨恋”将是贯穿全剧的重要感情线索。 与穆桂英上演“穆杨恋”的杨宗保由新晋小生罗晋担纲,他曾在新《三国》中出演汉献帝刘协,造型照出来后导演宫晓东认为与心目中的杨宗保非常相似,罗晋的一举一动都带着杨宗保的神韵。幕后花絮
由兄弟时代影视公司出品的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穆桂英挂帅》以“穆杨恋”为主线,描述了穆桂英从一个野丫头蜕变成一代巾帼英雄的人物成长史。 剧中杨门十二女将各有风采,英姿飒爽之余尤显女性柔美之气,不输《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不同于其他历史题材作品,杨家将故事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男人主导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女性群体。“十二个女将,十二朵奇葩,在战场上她们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女中豪杰,在家中她们却是一群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好媳妇好母亲。”制片人俞胜利坦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杨家将故事中没有佘太君、穆桂英、柴郡主、杨排风、杨八姐、杨九妹等女性的身影,是否还能流传千古,屹立于戏曲界和影视圈。”可以说,没有杨门女将的风采,就没有杨家将故事的千古辉煌。 这些武艺高超、智谋过人、英姿飒爽的女性形象,随着众多艺术作品的流传已经深入人心。 杨门一门妯娌妇女让天波府好不热闹,俞胜利对这些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她们并非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鲁莽妇人,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其中,杨门精神领袖佘太君心如明镜,洞察先机,深有远见,率领一众媳妇力撑杨门。佘太君在众人都齐教穆桂英礼仪之际,反而欣赏穆桂英的坦率大气,天真无拘束。杨门的一种媳妇也各有特点,杨三娘,神箭手百步穿杨,杨四娘神力过人,连杨家烧火的杨排风也身怀绝技。” 而穆桂英呢?她正是这部剧重点要塑造的对象,也是最出彩的。“她活像一朵带刺的玫瑰,又像一丛色中带刀的霸王花,”俞胜利这样形容穆桂英一身戎装、银枪飞舞时的形象,“我们导演有一首描述穆桂英剧中形象的蝇头小诗,我就在这借花献佛一下,是这样说的‘敢爱敢恨敢当,敢不敬敢不恭,敢不贤淑敢不端庄,敢不认命抢驸马,敢不下跪拜皇上,媚时媚得个人销魂,野时野得个马脱缰,莫道不爱红妆爱武装,画一幅回头一笑,留一手千古绝唱。’里面反映的这种精神,正是剧中要传达的。”[2]在线观看
更多相册贴吧相册
前一篇:[学科技]四大发明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