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宗元是书法家

(2011-10-03 05:36:58)
标签:

杂谈

柳宗元是书法家
日期: 2005-09-12 09:46: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易先根


  柳宗元不仅是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而且还是出色的书法家。他的至交挚友刘禹锡在《伤愚溪三首》中的第二首便称颂他为草圣,其推崇的程度已为至高无上。“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诗前有序,曰:“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疏,为沼(水旁加止) ,为台树,目日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日,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很显然这里的“草圣”便是尊称柳宗元。草圣,是指精于草书而又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即是说柳宗元精于草书,并且在草书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绝不是刘禹锡因了友情而故作溢美的的褒词,而是实际情况如此,据实所做的笔录。关于这一层意思,有与柳宗元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赵璘所著《因话录》可证,该书卷三称柳宗元“尤长于章草,为时所宝”。这恐怕称得上办证了。赵璘指明
柳宗元的书法是章草,而且用一个“宝”字说明了其成就之高。这一“草”一“宝”,恰好与刘禹锡的“草圣”相符。证明这一点,更重要的证据还是至今永州朝阳岩石壁上仍留有柳宗元之《渔翁》一诗的摩崖石刻的重模,因为它用的字体正是章草,这与赵璘的记述正相吻合,决不是偶然的,足可铁证。这是柳宗元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唯一真迹,其价值弥足珍贵。
  章草是中国早期的草书,它是隶书的草化,由草隶发展而成的一种字体。它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还保留着隶书笔画的形迹,每个字独立不连写。这种书法广泛流传于两汉,以后各朝均有人研习之,成为中国书林中的一粹,历来为人所重。为什么这种字体称为章草呢?说法不一,无从定论。有人说是因为这种字体的构造彰明,”彰章“同音以代。也有人说是因为这种字体适用于奏章,故称章草。还有人以为因汉章帝爱好这种字体,便依附名之。更有人以为汉朝史游用这种字体写其所著《急就章》而得名。真是众说纷纭,奠衷一是。由此可见章草在文化史上是很有影响的,因而文化人对它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多所喜爱。柳宗元对章草的专爱也正说明章草是中国书法一宝。它既有艺术价值,更有实用价值。当然,柳宗元对章草的喜爱不是一成不变的兼收并蓄,而是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形成了别有新意、另具新风的柳体。从朝阳岩石壁上柳宗元书法模刻可以看出,整幅字中有的草,有的行,有的楷,有的隶,而篆书笔意则包含在每一笔画之中。集行、草、楷、隶、篆五体为一炉。这就是说柳宗元的章草已不是原来章草的临摩翻板,而是翻新创造的另铸体势,这样才“为时所宝”而成为一代草圣。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集于一身的。柳宗元为一代文宗,擅长书法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资料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易先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