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讲座的几点收获

(2017-10-23 20:44:00)
分类: 师道思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收获

                                                                    吕春子

                                        ----李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

     20171023日参加哈市“四有”好老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学习,第一节讲座是哈市香坊区进修学校李军校长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课程改革》,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基于我个人理解的新的观点梳理一下,便于今后课堂反思和实践。

     有机(生命化)的教育:

      工业化教育向有机(生命化)的教育转变:

       健康: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和幸福感,生命完整。

       生态:德智体美相互依存,物资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和谐统一。

       公平:培养每一个人呢的天赋与潜能,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与生活背景,环境无关。

       关注:基于共情,经验和实践智慧,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发展条件,当下与未来,批判性。

      有机生命化教育,尊重人的天然性,我们更需要认识承认人的差异性,并尊重人与人差异性,更加宽泛地对待人的本质内在属性。发展人的“核心”素养,更多从教育作用谈起,由外在的力量引发人内心的潜能,并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求。

      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发展条件,这个条件主体在学校环境硬件措施没有问题,国家提供了对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了要求,教师师资力量难以均衡,所以,想尽最大的力量创造最好的发展条件,需要教师先提高教育教学的核心素养,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分数,升学,就业”是核心素养的“副产品”

   对于学生家长,“分数,升学,就业”都是对教育教学最大最重要的目标。因为分数,升学,就业是最直观体现收益,近期目标,也是显性目标,可操作性,可标准评估。核心素养,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个时间区域内,有些素养不可能在一个人阶段性立即见效的教育,我们家长群体又是“聪明”“激进”,要快的成绩,不要慢的养成素养,这是一线教师最夹在分数与素养之间的平衡点,我在近23年教学中,我不断思考,我们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今天我所理解的是素养的培养,成效在于三年之后,六年之后,十年之后才看到一个人完整的人。

  从现在起,可以实践操作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来验证,素养教育会更加有效提升我们教学成绩,有效解放我们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学习共同体,不是找出学生的共性,而是发掘学生不同的个性,以形成独一无二的共同体,是“交响的学习”,高质量的学习是共同学习,包含三个因素:相互倾听,有挑战性,符合学科本质。我们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主题,四人小组合作,便于管理和有机会发展个人的个性,有形成了完整的团队。

  学习包含三种对话:与客观事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与教材对话可以了解世界,与同伴对话可以形成人际交往机会,与自己对话是造就自己,学生学习应该在教室中的对话。深度学习是思维的框架,是为思维而教,为智慧而教,如何在使深度学习在每天的常态课堂里发生,关键在于教室,这要求教师具有学科专业性,尤其对必须对学生的认知,满堂灌输式不能实现不来深度学习,只有你共同学习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核心素养的实施需要更大的教师素养群体推动,我们对核心素养理解实施也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推进,任重道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