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游记
4月的天空,弥漫着浓烈的春意,在这给人以无限希望的时节,我来到了位于东海之滨、与台湾隔海相望、现辖四区、三市、五县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这里风光旖旎,山水钟灵,众多的名胜古迹使泉州赢得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赞誉。
到泉州不可不去开元寺。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它位于泉州市区西街,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总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开元寺原名莲花寺,后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今名。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开元寺,自五代到宋时,寺旁设支院120所,茂密的古榕树,雕塑技术高超的大雄宝殿,尤其是大殿柱头铺仰莲护斗上挑出一拱,上面附刻带翅膀的飞天乐伎24尊,在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上面刻着古埃及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婆罗门教的神话,都是元代遗物。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虽然缺少了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些许善男信女的亲近。
跨过山门就来到了“凡草不生”的大石庭--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更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
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一块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巨匾,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一个动人的传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据说:有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就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大殿中丰富多彩、形态各异、风格不同的各种石雕和图案,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岁高龄了,它以超强的生命力抗击着风雨、雷电,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根繁叶茂,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有“百宝楼”之称的藏经阁,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两部金银《大藏经》的残页,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都是我国珍贵的佛学典籍,除此之外,藏经阁还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
32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一楼大厅里还收藏有12口南宋以来的方钟,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号的铭文,是研究台湾与泉州经济史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充分体现了宋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泉州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泉州的象征。它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所憧憬的乡影。即使是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在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由此可见东西塔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旅游观光。
参观完泉州开元寺,使我对泉州这个宗教历史博物馆有更深的了解,泉州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都在我的心中留下美好了的回忆,更为我的朋友能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感到非常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