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趣事》作文教学赏析

(2012-02-01 17:27:09)
标签:

杂谈

分类: 五年级作文教案


 


作者:东山县实验小学  胡革辉


第1部分课例分享

小学生害怕作文,常把习作看成心中的包袱,对作文课有排斥心理。本课设计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力图通过模拟小学生喜闻乐见的QQ聊天形式,利用师生丰富多彩的实物、图片回放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让作文指导课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发习作的兴趣,激起习作的欲望,培养快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快乐作文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师的作文指导却无声无息地渗透其中,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片段(一):
  师板书QQ: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QQ”……(惊喜,脱口而出。)
师:嗯,“QQ”,它有什么作用?
生:聊天!(兴奋。)
生:聊天,听音乐!(高兴。)
生:聊天,玩游戏!(兴奋,有些激动。)
……
师:喜欢QQ吗?
生:喜欢……(高兴地齐呼。)
师:这堂课,老师和你们QQ,喜欢吗?
生:喜欢……(齐呼,感到惊喜。)
师:QQ的内容就以我们自己的童年趣事。(师板书“童年趣事”。)
【赏析】:
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上课伊始,老师以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粘住学生,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QQ”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习作未指导,却已取到了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这不仅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轻松营造了自由、欢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快乐作文的实施铺路架桥。

片段(二):
师:怎样QQ自己的童年趣事?请看大屏幕——“快乐QQ”!
(出示课件“快乐QQ”,课件显示本次习作的要求。)
师:“快乐QQ”的要求是什么?   
生:材料有趣,内容具体。
生:还要有真情实感。
师:好极了!那么,谁先来Q一把?
(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
师: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别急!QQ之前先得闯关,因为此Q是我开,要想加进来,先得闯五关!请看大屏幕——“智闯五关”。
(师出示课件“智闯五关”。)
下面的材料符合我们QQ的主题吗?
1、一节班会课,老师表扬我乐于助人,我心里很高兴。
2、爸爸买了自行车给我,我整天欢天喜地的。
3、一天,我在厨房里偷吃了牛肉,爸爸说我会变成牛,害得我不时去照镜子。
4、我家那只可爱的小猫丢了,一家人着急地四下寻找。
5、小学一年级,我看到妈妈用电熨斗烫平起皱的衣服,便学着妈妈的样子,拿电熨斗去烫平我那起皱的塑料包书纸,发现包书纸上的两只可爱的小白兔跑丢了。
学生独自思考——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师小结,强调选材有趣,相机板书“趣”。

【赏析】:

说说快乐“QQ”的要求,实际上是老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所谓的“智闯五关”,其实是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寓教于乐,以一种趣味盎然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以一种儿童喜欢的闯关游戏形式,把指导学生选材这一作文教学环节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快乐、刺激的活动中感悟习作是怎样选材,突出有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体验快乐,使他们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产生了习作的欲望和冲动。愉快教学这一手段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快乐作文。

  片段(三):
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现在请大家举起右手食指,准备齐喊1,2,3,喊3的时候,食指点向大屏幕,我们即刻进入“胡老师童年趣事QQ网”。
生:1……2……3……(学生高兴齐呼,食指点向大屏幕。)
屏幕上出现10个金色大字——“胡老师童年趣事QQ网”。
师:看看今天我的第一个网友是谁?
(学生期待的目光投向大屏幕,只见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赤裸着上身,戴着墨镜,系着领带,俨然一副大老板的样子。)
生:哈哈哈……(哄堂大笑)
师:帅不帅?
生:帅……(大笑)
师:酷不酷?
生:酷……(欢呼)
师:有趣吗?
生:有趣……(大声齐呼)
师:你怎么觉得有趣?
生:他光着上身,戴着墨镜,还系着一条领带。(笑声)
生:他戴着墨镜,系着领带,好像在装酷!(掌声、笑声)
生:他戴着墨镜,系着领带,好像在学着大人做老板。(掌声、笑声)
……
师:大家刚才从什么方面去描述这位“帅哥”的有趣?
生:妆扮。
生:形象。
师:还有吗?如果我们再给这位“帅哥”穿上一件西装。
(师靠近画面演示)
生:衣着……(齐呼)
师:很好!刚才大家就是抓住人物的衣着来说有趣的。(板书“衣着”)
师:好,再看我今天来的下一位网友。
……
【赏析】:
老师逐图引导学生在观赏有趣的画面后,或让学生用几句话说出有趣,或老师加以描述有趣的情形,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然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反思可以抓住什么方面来说有趣。学生在快乐地看图,兴奋地表达中,训练语言,绽放童真,彰显个性,自主创造。教室里不时掌声阵阵,笑声不绝,学生感受到了作文的快乐。而本次习作方法的指导自然渗透,取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有趣的课堂,宽松的情境,习作主体生命的跃动,尽情挥洒童言无忌,一步步在诠释和体现快乐作文的内涵和主旨。

片段(四):
师:课上到这里,你觉得要Q好自己的童年趣事,或是把它写下来,什么最关键?
生:抓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
生:选材有趣。
生:语言有趣。
生: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师:都不是!这些都不是最关键!
(学生困惑的目光齐刷刷地盯着老师。)
师:老师认为最关键的是拥有一颗童心。(板书“童心”)
师:一片叶子,一张纸,一根狗尾草,一朵花……在富有童心的人眼里,它们会变得其乐无穷。(师适当演示解说。)而在缺乏童心的人看来只不过是些平平常常的事物。拥有了童心,你就会做出富有童趣的事,说出富有童趣的话,写出富有童趣的作文。你们说呢?
生:那么,我们平时就要做一个富有童心的人。(掌声)
生:拥有了童心,才会去感受生活的乐趣。(掌声)
生:拥有了童心,才能把这次的作文写得更有趣。(掌声)
师:是的,大家说得真好!

【赏析】:
当学生突破选材,弄清习作的基本方法后,老师最后抛出难题:“写好童年趣事,什么最关键”使习作指导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是一种教学策略。学生遭遇难题挫折时,老师利用形象的讲解和演示为其解惑,使学生顿悟:拥有一颗童心,才是写好这次习作的关键。童心,其实是一种情感的流露,而带着情感习作,才能使自己的习作涉笔生趣,字里行间真情流动,使读者被其感染。老师不仅在引导学生快乐作文,还启发学生做一个富有童心,快乐健康的孩子。《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关怀,文道结合得以呈现。文若其人,一个拥有快乐健全人格的人,才能写出快乐健康的作文。培养学生快乐健全的人格底色,就是促进学生快乐作文的可持续发展。

片段(五):
师:好,现在就来瞧瞧大家的童年趣事吧。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忆一些自己有趣的事,还可以把那些充满趣味的物品带来,带不来的,可以用图片展示,现在请大家亮出来,我们一起共享各自的乐趣。
学生迫不及待地亮出自己所带的物品和图片。有电话、香瓜子、鱼竿、乌龟,还有的画了一只小狗和马桶,漂亮的生日蛋糕……
师:就让我们带着童心跟同桌QQ自己的童年趣事。
学生同桌QQ,师巡视,点拨。(鼓励学生QQ时适当加以形象的动作,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有趣。)
学生上台QQ自己的趣事,师生一起品评。

【赏析】:
华东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这样写到: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是的,课堂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实物或图片,跟同桌QQ自己的童年趣事,就实现了课堂情境回放学生的生活画面,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去感受,去体验,去表达,去聆听……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处处透露着对学生生命的真情关爱,让学生这一习作主体个性得到彰显,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从而使新课程背景下快乐作文的个性化,生活化主旨得以凸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