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飞溅韶华浅,绿树闲云风如片。云霞翠轩,空守着小楼孤灯惹人怜。年轻貌美的杜丽娘。悠悠然明眸秋水样。娇巧巧纤手若笋尖,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亮晶晶花簪八宝填。

每日里独立小庭深院。看浮云游荡,紫燕去还。叹人生苦短,心儿缱绻,剪不断,理还乱。清晨起,阵阵花香扑人面,好一个气爽晴天。杜丽娘在丫鬟的引领下,走进后花园。只见画廊粉壁,斑驳点点。池边小路,青苔片片。穿越曲径回廊,低眉、敛睫,玉臂轻摇,扬起袖儿翩翩。只羞得沉鱼落雁鸟惊喧。
不到园林,怎知这春色如许。面对着满园芬芳,鲜花烂漫。杜丽娘却心事重重,无心赏玩。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朝飞暮倦,雨丝风淡。烟波里,王侯公子锦绣船。都在日日笙歌舞,缠绵丝竹软中随着如水的流年,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皆只怨空帷独守年复年,锦屏人忒看这韶光贱。
斜倚牡丹亭,朦朦胧胧睡去。梦中只见双蝶飞舞,莺啼柳间。百花齐放,一派生机盎然。依稀恍惚中,一年轻公子,眉清目朗,面如冠玉,纶巾青衫。手执一株冉冉柔柳,从飘渺的烟雾中走来。和杜丽娘二人相见,都感觉似曾旧相识,相看俨然。共偕一段云雨情缘。梦醒后,空留得一怀愁绪,意乱情牵。
梦中的幻影,使杜丽娘在无奈的相思中,日渐消瘦,感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在弥留之际,作自画像一幅,并嘱咐家人,将自己葬在梅树下。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
三年后,由于战乱,杜丽娘的父亲远征在外。进京赶考的书生柳梦梅路过此地,在太湖石下拾得盛着杜丽娘写真的匣子,打开画卷,但见画中人儿美若天仙,又见题诗有“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总觉似曾相识,随挂于书房,日日观赏,声声呼唤。唤得杜丽娘魂游梅园,与柳梦梅相会,并自称本是西临之女。仰慕公子才学,方来相见。从此后,剪烛西窗诉衷曲,夜夜说笑话缠绵。
柳梦梅终于金榜高中,在石道姑的帮助下,使杜丽娘开棺还魂。从而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情话里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得美伦美幻的牡丹亭成为一种爱情故事的经典而传颂千年。
(博友照片 请勿转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