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BALI),隔巴厘海峡与印度尼西亚东哇岛相望。如画的风景、厚重的文化使它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为了使巴厘岛之旅彻底地轻松惬意,我搁置了沉重的摄影装备,带上不足200克的小DC......
......经过10个小时乘机、转机,终于迎面扑来了炙热而湿润的海风。
接机的中巴窗外,无声的暗夜里向后滑动着黑色的树影和射灯照亮的一座座神像。
当我们进入这间五星级的英娜-巴厘宫饭店,映入眼帘的是大堂暗淡而神秘的灯光,隐现在灯光里的则是那些宗教意味浓重的壁画及雕塑。

我想起了古国印度的异域文化,还有那传世千年的悲欢轶事。

赤道附近的烈日让大地发出眩目的光亮,空气格外透明而一目天边。
在极度开阔的视野中,白浪伴随着涛声拍击着悬崖,黑色的海神庙屹立着,守望着巴厘人心灵的家园。
我站在在崖边,倚着背后的蓝天,任迎面的海风吹乱头发又吹起衣襟......

海神庙(Tanah Lot),供奉着巴厘诸神,是巴里岛最重要的海洋庙宇,据说在16世纪由一位流浪僧人所建。
它伫立在悬崖之上,由黑色的海蛇守护着,四周被不断拍打的海浪环绕;落日时分,则在远处地平线上最后一道余晖的衬映中投射出奇异的美景。

那嶙峋的黑红相间的崖石与拍击它的的白浪像是割舍不断的夫妻,相生相克,在搏击中千年共存。

终于,那崖石抵御不住岁月的侵蚀,老掉了牙齿。可是那白浪仍然眷顾如常,用柔韧的罗纱把它轻抚。
另一边,绿色的苔地在蓝天白云下闪耀着粼粼的光芒,为我展现了一副流动的生机勃勃的图画!

我站在海里,浪涛从浩瀚的印度洋深处带着呼啸和气浪层层滚来,到了眼前却柔顺异常,仿佛凉爽的甘露,轻抚我的脚面。
于是,我闭上了双眼,让耳朵感受深远的轰鸣,让皮肤触摸丝般的爽滑,让心灵升腾到无际天空。

巴厘岛遍地是火山岩。在海水的侵蚀下,坚硬的岩石被雕刻成一个个露天溶洞。而此刻溶洞里小憩的当地居民,倒成了如画景致的点睛之处。

长衣长裤挡不住这热带女人绰约的风姿,黑色的头巾反而使她露出更加独特的韵味。

一位白巾裹身、一拜一前的虔诚信徒,映衬在黑色佛塔的和绿色小溪下。
那信徒从近处缓缓而去,那小溪从远处缓缓而来。

黑色火山石缸里面的热带小花在黑色火山石墙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我叫不出你的名字,却仍能感到你的娇媚。
衣着,皮肤,姿态,表情,还有风景,天作地合,格外般配。

是的,我惊喜我的小DC的色彩表现能力和测光能力。那位暗背景下正在拍照的美女的浅色衣服竟然没有过曝,甚至表现出应有的层次。当然,在光照明亮的地方,自动模式就不必了,因为我必须把感光度设在100使相机得到最高的画质,还要手动增减曝光量。
........请看续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