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是一个馋蟹的人,也一直奇怪为什么那么多老饕醉心于吃蟹,甚至为了研究螃蟹如何吃才能更加美味,以清代李渔为代表的“蒸”派和以清代美食泰斗袁枚为代表的“煮”派就已经笔墨相争。正值吃蟹的好时节,上个周末前往苏州吴江区有幸尝到了真正的太湖蟹,才知道以前自己太傻,好蟹的味道真是“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吴江位于苏州市区最南端,江苏省的东南部,东临上海,南连浙江,西靠太湖,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紧邻东太湖的吴江也得到了太湖的馈赠,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从太湖蟹到其他各类湖鲜,再到畜牧家禽、农作物都靠水生长,可以说吴江的美食绕不开太湖水。

清蒸太湖蟹,最能凸显蟹本身的鲜美
这次在吴江也学到了不少关于吃蟹和辨蟹的知识。“九月圆脐十月夹”,圆脐是指雌蟹,尖脐是指雄蟹,雌蟹比雄蟹成熟要早,农历九月吃雌蟹,农历十月吃雄蟹。当我看到端上来的一大盘蟹都是雄蟹时,还感到奇怪,吃得时候才明白原因。雄蟹除了有着泛着油光的蟹黄,还有着透明软糯的蟹膏,吃过蟹黄,再吃蟹膏,口福指数又翻倍。
真正的太湖蟹有八个字的评判标准,叫做“青壳、白肚、金爪、黄毛”。水质条件好,背壳才发青,白肚是因为蟹的腹部常在湖底摩擦,金爪是指好的螃蟹整个抓部都是金黄色。不过我们见到的时候都已经是红彤彤的了。

在吴江,这道螃蟹大餐通常是放在最后一道
要是吃了螃蟹,其他菜再美味,恐怕也都被蟹香盖住
螃蟹刚刚上桌,趁热掰开蟹壳,全力以赴投入到吃蟹中

剥开蟹壳,蟹黄直接就溢出来,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
真是余味不绝

每天一只太湖蟹,幸福ing

螃蟹寒凉,配上黄酒可以祛其寒气
这是吴江同里古镇特产黄酒

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吃完螃蟹手上留着一种腥味,这里是准备一大盘香菜水来洗手去腥
湖鲜
除了太湖蟹,吴江的其他各种湖鲜也是味道诱人。太湖青虾肉质细嫩,鲈鱼、青鱼、草鱼、鲢鱼各种湖鱼,或清蒸、或红烧,或做成甘美的鱼汤,还有改良后的剁椒鱼头,对于爱吃鱼的我来说真是再开心不过的事情。

煮好的青虾通体发红,吃一只就想吃下一只

油爆虾,味道更重一些

吴江,又称鲈乡,到了吴江必吃鲈鱼
清蒸鲈鱼,鲜,嫩

浓厚的鱼汤,怎一个鲜字了得

川菜、湘菜的做法渗透到了四面八方
在吴江尝到的不少菜品也融入了川湘菜的做法,比如这道麻辣黑鱼
不过为了配合当地人口味,并不是太辣

红烧鲫鱼

剁椒鱼头

这里的鳝鱼一点不腥,这道烧鳝鱼特别下饭

鳝鱼和咸肉炖汤没想到这么好喝
鳝鱼肉嫩,汤也鲜美
鸡鸭鹅猪羊肉
尝过了湖鲜,再来尝尝其他肉菜。当地人爱吃鹅肉,没想到还格外爱吃羊肉,几乎顿顿都会有一盘红烧羊肉,不过这里的羊是长在太湖流域,被称为湖羊,和我们北方的羊肉味道也是略有不同。

吴江人爱喝汤,以浓汤为主
这道水面筋鸡汤中的亮点不在鸡肉,而是下面的水面筋

水面筋中还包着肉馅,是当地传统家庭菜

我发现当地人好吃包肉菜,豆腐泡里面也包着肉馅

面筋泡里面是野菜和肉
白切鸡格外滑嫩

酱鸭,看起来浓油赤酱,吃起来是咸甜口味

烧鹅

还是第一次吃土豆炖鹅肉

红烧羊肉,冬天当地人必吃的一道菜

又是一道横菜东坡肉,皮烂肉香
素菜
吃了太多肉,必须来点素菜。素菜自然少不了“水八仙”,莲藕、鸡头米、菱角、荸荠、茨菰、茭白、莼菜、水芹,这八种口感不同的水生植物正是江南鱼米之乡的写照。

清炒菱角
在同里古镇还见到了新鲜的红菱,留在下篇写

盘中黄色的就是鸡头米,其实就是芡实
营养价值很高
因为时令的关系,并没有尝到其他几仙

这里的芋头也是一道家常菜

红烧芋头

红烧萝卜,萝卜已经完全入味
清炖萝卜

烧秋葵
面食

面团里面是肉馅的,吃起来太扎实了

鸡汤面

油炸春卷
这篇介绍的面食并没有几道,因为所有的面食精华都在吴江小吃中,像是袜底酥、青团子、小馄饨...对于吃货来说,吴江之行俨然就是美食之行,下篇写写吴江小吃
更多旅行故事就在我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