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旅游 |
分类: 欧洲·土耳其 |
当时我们从老皇宫步行到圣索菲亚大教堂,距离很近,加上一路上好吃好玩的小摊位太多,
以至于经过圣索菲亚教堂时竟然没有发现。
走进教堂,被墙上金色的壁画、花纹细腻的墙头所吸引
进入到了一个巨大的大厅,大厅与其他空间也是通透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奇妙的空间设计是拜占庭建筑艺术最具特点之处,
巨大的圆顶是放在方形空间之上,这不仅是亮点,也是难点。
查斯丁尼皇帝当时选了两位数学家作为大教堂的建筑师,
他们在圆顶和方形空间四角的柱子之间加上了一个过渡的拱,就是绘有奇特装饰画之处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到空间中链接石柱的拱和石柱,
为了增加柱子的支撑力,南北方向把柱子的断面不断加大,
在东西方向又增添了半圆形的屋子。
教堂墙壁上显眼的地方悬挂着的大圆盘,是后来伊斯兰教徒增加上去的,
上面绘以阿拉伯文字“万物非主,唯有真主”。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采光很好,这得益于整个教堂内设计的无数窗户
穹顶顶部设计了一圈窗户,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显得庄严而神圣
帆拱上绘制的炽天使像
带有伊斯兰风情的装饰图案
拜占庭建筑除了利用帆拱把穹顶放置在方形空间上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特点,
其中之一就是彩色马赛克镶嵌画。
彩色马赛克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被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最早的彩色马赛克是做成串珠的丧葬用品。
这幅马赛克图案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蓝色长袍,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拿着圣经,
在他头项的两侧分别写有“IC”及“XC”,意指“耶稣基督”。
马赛克上的圣母玛利亚如同其他拜占庭艺一样身穿深蓝色长袍,她把儿童时的耶稣抱在膝上,耶稣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执卷轴。
约翰二世站在圣母右侧,身穿镶有贵石的服装,他呈上钱包,表示皇室对教堂的奉献。
三圣像马赛克被认为是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精良的马赛克图案,拜占庭图画艺术复兴的起始。
马赛克上圣母玛利亚及圣若翰洗者的面部轮廓只露出四分之三,他们祈求基督神像能在最后的审判怜悯人类。
很遗憾当时去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时,正好赶上教堂内部整修,很多重要的地方并未看到
不过建筑的很多细节之处也让人回味
上层楼座的天花板上,在鹅黄色颜料基础之上勾画着秀丽的花纹
拜占庭建筑的另外一大特点是柱头不在拘泥于希腊柱式和罗马柱式,
而是把柱头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
除了置于方形空间上的穹顶、马赛克镶嵌画、花纹和造型丰富的柱头,
我个人还很喜欢这里玻璃的设计,虽然造型单一,但靠近玻璃的墙面终会绘制着不同的图案
阳光透过玻璃让我觉得进入到一个圣洁的空间
精美的彩色玻璃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对面就是蓝色清真寺,我是从蓝色清真寺出来后,坐在中央一个喷水小公园,才仔细观察圣索菲亚大教堂,
外观的敦厚朴实和内部的精美绝伦形成很大的反差,也因此更会惊叹于其内部的神奇。
难怪当年俄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第一次进入教堂内赞叹道,“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天上还是尘世”。
本文参考郭学明《旅途上的建筑》一书中的《寻访拜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