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3年前的一天偶然的得到本梵高画册,里面凌乱的收录了些梵高的传世名作。耳熟能详的诸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割耳自画像》等等。对于梵高的了解,当时还停留在上学期间学到那点可怜的条框中,“印象派巨匠”、“生前孤独,饱受精神病患折磨”、“疯狂到会割掉自己的耳朵”...有了这本画册之后,心里便开始有意无意的积攒关于他的讯息。
真的是应了那句“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慢慢的被他的经历所深深吸引,迫切想要知道更多。一有机会就翻阅资料,除了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之外,更想进入他的内心一探究竟。一篇一篇的翻看“亲爱的提奥”,也搜集各种版本的关于他的纪录片,体会他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渴望得到认同,却遭受种种的不理解,依然坚持;弟弟提奥作为他坚实的后盾,尽己所能的帮助自己的哥哥。
在此之前看梵高的画作,很难将之与他苦难的一生相联系。他画身边的一切,土豆、花瓶、桌子、书本、椅子、床、鞋子、农夫、邮递员、麦田、树木、河流、帆船、桥、花草...在他的画中,鲜活、奔放、热烈的情感总是会感染你。那富于生命、充满活力的笔触如同跳跃的火焰,甚至如同光芒万丈的太阳,引发内心的激动,燃烧喷涌的情感。了解他的经历之后,再看他的画作,仿佛可以触摸他的灵魂,感受到他的生命。
在他死后,人们给了他无数的褒扬。他被冠以“天才”、“上帝的儿子”、“色彩之神”等等等等一切美誉。
但这一切仍然无法改变他生前所承受的种种。凡人梵高,在画作里燃烧自己,每一笔都是对生命的热爱。
120年前的今天,他结束了自己37岁的生命。
之后,再无梵高。
梵高一生创作了40余幅自画像,我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放上来,缅怀这个伟大的灵魂。
“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by Vincent van Gogh.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