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为什么追求垄断?

(2009-08-18 17:04:53)
标签:

企业丛谈(2)

分类: 兵法和商道

作者:暮初(这是一篇2008年的旧文)

 

    一个国家“分裂”与“统一”的区别在于分裂的国家有着众多的利益代表,称之为诸侯;而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利益代表,称之为君主。同样,市场的分裂与统一,区别在于分裂的市场有着众多竞争的主体,称之为企业;而垄断的市场只有一个主体,称之为行业垄断集团。
    也就是说,分裂与统一的本质在于利益代表是否唯一性。表面上,疆土完整性就是国家的最大利益,但这种完整性还是要区别是否实际可控。也就是说,假如利益代表各树大旗、各据山头,那么即使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政体内也是分裂的。这对于企业也是一样,分散形不成竞争力,而集中能够形成竞争力。
    这里要澄清一点,这就是无论是分裂还是统一,都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脱离了同一文化背景就无所谓分裂还是统一,而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了。
    企业也有疆土,这就是市场。而且,这个“疆土”远远超出了国家的概念,是全球性的。当众多企业在同一个市场区间里展开竞争时,将瓜分这个市场区间中的利润总额。而且,由于价格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增加无效损耗,缩减利润总额的有效组成。因此,从单个企业获利最大化的要求来看,处于同一市场区间的企业数越少越好。
    也就是说,企业之间竞争的最终目标在于独占市场,在于把众多企业彻底消灭只剩下自己一家企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垄断”。这是企业演进过程的常态,比较容易理解。这就是说,企业追求垄断是由其“基因”所决定的,这个“基因”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因此,当企业达成垄断目标后,就不再考虑把企业重新拆分成不同的利益代表。这有利于集权,有利于统一号令。
    历史上,秦始皇扫平六国后,并没有采取分封诸侯的办法,而是采用了郡县制。同样,当一个企业统一一个行业后,也不会搞分封诸侯的办法,只能采用与郡县制相仿的委托制。这是由人性的缺陷和利益机制所决定的。虽然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了秦王朝,但这个王朝的寿命非常短,中央集权统治的效果也不太好,但毕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统治模式。也就是说,开创中央集权体制的秦国为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树立了郡县制的典范。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企业也有类似的规律。
    维护企业的市场地位犹如维护一个国家的独立地位。企业对于有功之人的奖赏只是采取薪酬制的办法,而不会把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当于国家的疆土)当作奖赏。因此,无论是采取固定年薪制,还是采取分红制,还是采取股份奖赏,都无非是支付薪酬的方式不同而已,从不会把市场份额切出去。要不然,辛辛苦苦打下的市场,最终又归于分裂,劳民伤财,又走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怪圈。这就是市场领域中的统一与分裂的关系。
    企业之所以要赢得市场,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持在行业中的绝对位势,这就进一步凸现出企业竞争过程中消灭同类企业的必然要求。
    消灭同类企业的表现形式在于消灭企业的资本主体,不是指暗杀竞争企业的企业主本人。否则,将触及法律的惩罚机制。消灭同类企业所采用的方法大多是迫使同一行业内的其它企业主动放弃市场地位。着眼点于打破市场平衡,让市场逐步变色,最终消灭或兼并这个企业。着力点在于兼并市场,不在于消灭企业本身。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失去市场时,这个企业也就宣告死亡了。《孙子兵法》中“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基本原理也是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则。
    赢得市场的方法属于具体战术,要点在于贴近用户的需求。只有贴近用户的需求才能赢得市场。着力点在于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而不是显性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什么是范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