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长手记 |
创意首先来自激情。最近有一些批评中国式教育的文章,指责“中国式教育”是用我们的体力换取知识的记忆,而不像西方教育一样,是绞尽孩子们的脑汁,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联想能力。这指责有道理,我们儿时听励志故事,树立的都是“头悬梁,椎刺骨”之类的刻苦榜样,就是今天,我们引以为傲的,也是幼儿背读唐诗的数量,而不是他们胡乱的创作。如果我们的少儿节目,能吸引成人的收视率,中国的激情储量才会从源头提升。
惟有源头活水来,然而对我们的创意蝌蚪最残酷的打击,还不是他杀,而是自残。对权力的渴望与敬畏,使许多职场新人阉割他们的灵感。趋势科技张明正深有感悟。他说“释放权力,才能听到真话”。真实的撞击,才能让思想的火花燃烧成势。成长过程的艰辛,常常有两种极致的引导,要么悟道而“放下”,要么压抑而“负重”。据说中国中年人的脸最僵硬,每一条神经都紧绷着,既怕被人看轻又怕被人看透,只好拿捏着。
拿捏不仅使我们失去行动力,还让我们无从发现能和我们取长补短的人,从创意到创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需要多种能力,不同资源的整合。一个激情膨湃的人,难免会冲动,思维跳跃造成跟随者无所适从。他需要严谨和理性的伙伴,解读其疯狂,不厌倦平淡和重复,推动创意前行,不畏惧失败。当然,理性和感性统一的人不是没有,然而太少了。因此让我们感到震奋的成功故事也太少了。
最近让我们震奋的人是江南春,他的创意是楼宇电视。“一个白领平均一天看一小时电视,其中只有五分钟看到广告,但这五分钟,在中国创造了500亿的市场。如果一个白领在上班、去餐厅时看到楼宇电视广告,加起来也有五分钟,即使创造不了500亿,50亿应该有吧。”江南春坚信自己创意的逻辑,他找到了钱,找到了人。在纳斯达克上市,合并了竞争对手聚众,成为新媒体寡头。
如果你的付出希望有回报,“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的”,这规律适用事业与感情上的所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