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很简单教育情感交流健康宝宝育儿认知 |
分类: 爱思考 |
冬冬一边玩水,一边尿裤裤了,哎,这小家伙,一玩起来,就忘记尿尿了,尤其是玩水的时候。记得我在生冬冬时,有便意,但接不出来,护士就把水龙头打开,用哗哗的水声引导我,冬冬也是受到水声的引导吧,呵呵~~
奶奶在旁边很气愤,大声说:“怎么回事呀?傻了吧,冬冬,怎么越活越回去了呢?打他屁股!人家小玲玲早就穿死裆裤了。。。。。。”。听奶奶这么说,我实在于心不忍,又不能正面反对,尿裤裤不是什么错误,更提不到傻不傻的问题,太伤自尊了吧。我赶忙替冬冬说,“冬冬你说,奶奶我没傻,我是玩得太投入了,忘记尿尿了。我一点都不傻,我还没学会控制好尿尿呢!”
冬冬一岁多时,就会知道尿尿了,那时穿开裆裤,会自己蹲着尿。
慢慢长大了些,会站着尿尿了,那样子好神气。两岁左右时,把所有的裤裤都缝上了,开始穿闭裆裤了。可有时候冬冬忘记尿了,偶尔会湿裤子。所以,有几条夏天的小裤裤还是开裆的。呵呵http://www.redbaby.com.cn/Admins/Editer/sysimage/emot/06.gif《聪明的妈妈不会这样说》
孩子认识事物,总是反反复复的:
比如,尿尿。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他已经能控制得很好了,但过些时间,又尿裤裤了。控制好的时候,会玩着玩着自己跑到厕所去,掀开马桶盖子尿尿;有时一玩起来,尤其是玩得特别投入、特别尽兴的时候,就把尿尿的事情忘掉了,不自觉地尿裤裤了。
比如,分离焦虑。可能这段时间,很能理解妈妈要去上班,挣钱,能买好吃的,能买玩具了,能自觉主动地和妈妈说再见了;但过些时候,又不让妈妈走了,口口声声地叫着“妈妈别上班,妈妈别上班”,那难舍难分的样子,让人看着心酸。
其实,孩子就是在这种反反复复中,认识事物,控制自己,明白其中道理,也使他们渐渐地长大了,懂事了。
我们再回到尿尿的问题上来。孩子尿尿是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常的生理活动就需要有自身生理上的控制能力,那么具体到尿尿来说,就需要小宝宝的括约肌慢慢成熟,能够控制自己不随便尿。两岁多的宝宝,括约肌还不能完全成熟,所以,不是每一次的尿尿都能很好地控制。
另外,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重要。我们可以这样做:把便盆放在固定的位置,每天都向宝宝重复一个规定,就是有尿尿的时候,到这里来,尿到盆里。我一般把便盆放在卫生间里。这样,如果宝宝感觉到有尿时,(当然不会是每一次),就会自己找过来解决。时间长了,他会认为,要尿尿时,必须到这里来,这样,慢慢养成习惯。
其实,这也是要求我们大人要养成好习惯。如果宝宝的便盆没有固定位置,今天放在茶几前,明天放在沙发旁,一会儿放在卫生间,一会儿靠在客厅角落里,。。。。试想,如果你的卫生间是这样的移动卫生间,你会怎么样?也许第一次,第二次,你会试图去找,那么一次一次的变动后,你会怎么样?那么,替小宝宝想一想,对于尚未发育好的小宝宝来说,他会怎么样呢?
他们会盲目地无所适从……,然后放弃寻找……
有点跑题了……
宝宝尿尿本身就是一个生理发育的过程,和傻与不傻没有关系。别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大人不能这样说,就算是宝宝真的犯了什么错误,做为家长,也不能这样刺激宝宝。宝宝虽然还小,但是已经很会分辨大人说话的口气了。他已经有小小的自尊心了。
另外,用别人家小孩的长处来刺激宝宝,也是不对的。试想,如果你有什么缺点或不尽人意的地方,别人用这种口气说你傻,说人家都怎么怎么样了,你会爱听吗?这认为,这样对宝宝的情商培养非常不利,很容易使宝宝的性格极端化,要么自认什么事都不如别人,形成内向、自闭的性格,没有自信;要么处世乖张,脾气暴燥,处世不恭;----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大了,但是,很多不好的事情,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而逐渐形成的,所有偶然的事情,都有它必然的结果。我认为,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