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出国比赛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志愿者,他们热心、开朗,始终给人很温暖的感觉。08年奥运会接触了更多国内的志愿者,那种热情看了都感动,不论是园区的志愿者还是城市志愿者都怀着很高的热情帮助运动员和游客,帮助人的快乐和团队的温暖一定都深深的给每一个志愿者留下了一生难以忘记的感受!
最近听到一些参与试运营的游客和朋友和我抱怨,说园区太大,向志愿者问路或者咨询信息经常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对于这样的印象感到很焦急,如何能更好的做好志愿者服务,如何能够给来到园区和上海的游客一个满意周到的服务呢?
世博园区真的是太大太大了,我想单靠走路的话,一天都很难走下来,而且的确场馆的指示标牌不明显,我自己跑过浦东的一部分场馆
是拿着地图走的,还经常会看了又看来确定自己的方位,那么初来上岗的志愿者又如何能够迅速的掌握园区的情况并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呢?我想除了提前来到园区熟悉园区的情况别无他法,我们是可以把地图熟记于心,但是很难有立体的观感,我相信只要大家愿意,甚至不用走路,就做园区内的大巴环绕几圈都可以对园区内有个大致的了解,首先自己心里对园区的各方位的情况有了概念才可能做到游客咨询的时候答有所问。特别是对自己所服务的片区更加需要了如指掌,我曾经咨询过在安检附近的志愿者“这里的安检口有几个无障碍通道?都是设立在哪里?”,志愿者很尴尬的回答我不是很清楚。我想志愿服务不仅仅是提供帮助,更多的是用心的观察,贴心的服务
现在上海街头我们的城市志愿站点也设立起来,很多的城市志愿者也投入了工作,这让我想起了奥运会时候我们的城市志愿者,因为两个会同样在我们国家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难免对于在这盛会中所扮演着同样重要角色的志愿者有所比较,或许是刚刚上岗,我们的城市志愿者略显拘谨,也可能是我们的服务站点本身就包含了极其周全的服务项目,例如每日的天气预报、电脑查询线路、急救箱,每个站点还配备了电话等等。我记得在奥运会的时候,我看到的几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的站点,自己每天在黑板上写天气,还有一些出门小贴士,很贴心!可能我们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知道我们的市民,来到上海的游客可能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真心的希望我们的每个志愿服务站点就是我们志愿者的小窝,大家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布置自己的小窝,我们有很多城市志愿者虽然在站点只待十五天,但是请留下你的心意和温暖,帮助其他接替的志愿者。
对于我所服务的站点的志愿者,我提议在条件允许的的情况下配备一些一次性雨披,发放给真正需要的人,每个在站点服务过的志愿者都拍一张大头的笑脸照片贴在站里,每个志愿者都留下给其他志愿者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感受,虽然城市志愿者并不像园区志愿者一样在园区内参与世博,但是我们也一样拥有自己的天地,用自己的热情帮助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游客!用我们真诚用心的服务让世博会更成功更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