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E触动你灵魂深处的那份感动
(2008-11-20 16:27: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动瞬间 |
昨天晚上看了《机器人总动员》,这部6月就开始上映的电影大概很多人都看过了,本来想自己写篇看后感的,但是知道现在心情也没有办法平复,乐观,纯真,执着。。。当很多人慢慢因为生活而被磨砺的麻木的时候,这些美好的特质也在渐渐消减,所以它会触动你,它会感动你!今天就转载几篇网友们的评论和大家共享,但是我更真心的希望没有看过的朋友能够去看一下这部电影,会让你的心更加柔软,现在我们一直被号召向很多非常优秀的人学习的时候,我却在WALL-E的身上看到了很多,更加单纯的优点。。。。。。
直到世界灭亡 依然对爱渴望。(转载)
也许这一刻,我正在庞大的超市门口拎了几个大袋子笨拙地走。Wall-e正在尘土满天的废弃城市里把一堆垃圾吃力地压成立方体。
也许下一刻,我已回到家里爬上床看连续剧,看其实老也跳不出窠臼的模式剧情。Wall-e已回到家里点起灯打开电视,看它仅有的几分钟歌舞片段。
我们都可以按部就班地工作,我们都可以沉默而独立的生活,日升日落之间时间平静流走,恶劣天气来袭时我们都会往自己的蜗居一躲。然后继续工作,继续生活。
只是我想,总会有那样的时刻,Wall-e在电视里男女主人公牵手的时候只能自己去握住自己的手。我在剧中恋人深情的拥吻中只能轻轻揽住自己的手臂。就像一定有那样的时刻,那个电影屏幕里的Wall-e,或这个现实世界中的我,一定会站在初升的明月或是西沉的夕阳前,看着这个这么美的世界,期待某个谁存在,让我们把这所有喜悦分享。
Wall-e这样期待了几百年。在没有蓝天没有河流的地球表面,在没有生命迹象一片死寂荒凉的世界尽头,在枯燥肮脏而疲惫的生活中间,在金属构造冰冷坚硬的躯壳里面,期待着,渴望着。一直渴望着,与某个谁,轻轻牵一下手,来个十指紧扣。
在它发生前,所有的期待和渴望,也许只能被视为荒谬;但Eva出现在他生活里的那一天起,一切都不再一样。一见钟情是件太自然的事,因为,为了这一刻,他已等待太久。他只想多看看她,如果可能,还想跟她说说话。她看起来好像不太友好,可不要紧,他会尝试模拟微笑的神态。飓风来袭,让他来保护她到家里躲避,他要把自己所有的宝贝都拿给她看,灯泡、魔方、能打着小火苗的打火机,当然还有,还有他最珍藏的最爱看的歌舞片片段。那场面太浪漫,他都已不好意思了。那么,把最新发现的宝贝献给她吧,他刚刚从垃圾堆里捡到的一棵嫩苗,他大概都几百年没见过了,她一定也会惊喜吧。
谁知她一看到这个,立刻一把拿过揣进怀里,转而一动不动,不再有面容表情,不再有双手,也不再发出声音。他哑着嗓子唤了她好久,都没能把她叫醒。那么,就在她醒来之前好好照顾她吧。怕她电池耗光,于是把她搬到屋顶晒太阳;怕雷雨把她淋坏,于是在屋顶撑了伞守着她,被雷劈坏了好几把伞,好在他素来有所积攒;其余的时间,他带她在栏边看远山日落,看黛青山影紫色云霞,他一定盼望着某一天,她会醒来,会对他微笑,会伸出双手,会和他一起看这世界。
但是没过几天,当初从天而降的这个她就被偷偷地运走,要送回天上去了。他在千分之一秒之内做了决定,不管前面是什么,他都要追随到底。于是他挂在飞行器外壁上横穿了整个宇宙,在移居太空的人类生存群落里掀起轩然大波,醒来的Eva通过体内记录的录像了解了Wall-e付出的一切并被彻底感动,两个机器“人”互相扶助着终于把来自地球的生命之绿色传达给了人类并协助人类重返地球。
所有英雄式的故事之外,我只看到Eva似嗔似怒似了然又似欣喜的两眼,只看到Wall-e似怕似惶似坦然又似无畏的神色,只看到Wall-e救Eva时的拼命三郎模样,只看到Eva以为Wall-e要死在爆炸的宇航球的时候伤心欲绝的表情。他明明是铁锈的金属壳脑袋,却简直已满脸是汗;她明明是液晶屏眼睛,却几乎要有泪流出来。这世界尽头的两个机器人,俨然原来就是我,是你,是他,是她。单相思的乐在其中,两情相悦的狂喜,关心则乱的鲁莽,因爱而生的勇敢,对永失我爱的巨大恐惧,失而复得的欢天喜地,并肩作战的信任感,共赴生死的羁绊。那些巨大而猛烈的感情,为何让我们不禁为之动容,还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原是如此渴望身处其中。
是的,若我伸出手掌,那一定是在等你递过你的手过来,轻轻吻合,十指紧扣。
让我五指牢牢夹住你五指,不再放开,不让你离开。
因为我过去所有等待,都是为了和这一刻有关的现在和未来。
就算没法在星河里追逐穿梭,也总算把彩虹看过。就算不曾互相拉扯着度过绝境,也总有随时狂奔去救你的勇气。就算并没有打火机和老电影,可以让你看到就想起我而我看到也必想起你……
就算没有能写成故事的经过,也是你知我知的传奇。
原谅我和这金属脑袋的Wall-e一样,都这么浪漫主义死性不改:直到世界灭亡,依然对爱渴望。
那纯真如初见的真挚情感 (转载)
一直都知道这部电影 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看
昨天终于完整的仔细的看完了 感慨颇深……
当地球上在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却仍然有一个小小的个体在努力着
他不孤独 他有那可爱的小强宠物朋友
他很快乐 他执着的收集着任何他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他单纯简单 乏味的日子却甘之如饴
当伊娃的太空飞船接近的时候
瓦力拼命追逐地上那个红点笑坏了我
我喜欢他可爱的样子
特别是似乎在挑眉的样子
漂亮的伊娃的出现为瓦力的世界带来了色彩
他从头到尾都执意的想要握住伊娃的手
即使是在伊娃发现了绿色植物而进入休眠状态之后
这一段是我最感动也最印象深刻的一段
无论沙尘 下雨 下雪 阳光 他都陪伴在她的身边
当飞船回来伊娃的那一刻
瓦力飞一样的冲回伊娃身边
呼喊着她的名字 声嘶力竭……
眼泪几乎都要落下来了……
那纯真的为了对方不顾一切的感情
让我们向往又似乎永远那么遥不可及
记得有一句话:
人间若只如初见
再见只是换了个人间
瓦力和伊娃之间纯真的感情一直到最后仍然让我为之感动
就在伊娃和瓦力在太空飞翔的时候
就在伊娃千方百计修好了瓦力却发现他已经遗忘了一切的时候
就在伊娃握住瓦力的手使之苏醒的时候
就在瓦力苏醒之后惊讶的看着伊娃的手惊呼她的名字的时候
这一切的一切 如此的令人为之动容
即使是最后船长告诉小朋友们:
我们可以种植植物!种植披萨!
好笑他的无知 却仍然感动他的真诚
那纯真的期待的感情 不知何时已经被我们遗忘
真的很喜欢这部片子
看完了不光有泪水 有欢笑 还有领悟
特别是对于那纯真如初见的真挚情感
充满怀念与期待……
宇宙浩瀚,你何必只待在一艘船?(转载)
我仍能清晰的记得那个女“专家”在电视节目里大放厥词的神态。她说,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几乎任何手段都已经用过,想要创新基本是不可能的。女“专家”的言说把我气得掌心冒汗。我搜肠刮肚,以寻找能够证明她是傻逼的素材,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皮克斯的动画。
确实,你应该对一些人和事物抱有信心。因为他们的创意和诚意总能化成一个结实的巴掌打在那些表情轻蔑的脸上。美国有皮克斯、日本有任天堂,而我们还没有那个叫人满怀信心的巴掌。皮克斯在拍摄《瓦力》之前就放出话来,说要创造一种拍摄电影的新方式,从而改变电影史。话说得很“大”,却也不是大而无当,总的来说,我喜欢这种“大”,这是一种气势,一种信心满满而又咬着牙一定要改变点儿什么的气势。电影史有没有被改变于我而言毫无意义,反正《瓦力》的精彩已经足够让我瞠目了。当我们还没来得及为我们的动画片分好级,划定出界限的时候,人家已经在试图拆毁所有条条框框,力求把电影变为一种更新奇的体验。
“想要创新基本是不可能的。”无论这是不是一个浅显的电影常识,我都讨厌这个说法。因为这是一种缴械的姿态,一种叫人丧气的口吻。对于中国电影,有太多这样那样的常识,而缺乏尝试。
头脑要接轨,就要去尝试出轨,否则,就会在胆战心惊中卧轨。《瓦力》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技术手段上的强大,还有其对全人类的生存以及世间美好情感的温柔关怀。依我看,这是最好的电影,可以写进教科书,符合八荣八耻,却被拒之门外。
中国某些导演一次次的挑选那些蹩脚的题材,以彰显其“文艺”与“个性”,他们靠反应“穷人的生活”来丰足自己的银行账户,靠出卖真情感来换取群众的眼泪与口碑。好吧,这些我们按下不表,秋后算账,先让我们把电影做好看了吧。大片同样动辄几个亿,要群星闪耀,要各种元素荟萃,可惟独不好看。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似乎永远是个打工的,因此早已失去了所有的诚意,除了展示自身的丑恶以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理我们别无它法。你让我们也去拍一个声势浩大的史诗,我们就会拍得很搞笑,不是我们太幽默,是我们真的无从下手。
因为我们总是那么的忽视内心的真实和对这个世界的好感。
电影变成了我们自己,相信金钱与丑恶,以至于让我们的眼界一天比一天逼仄。这个不爱冒险、浪漫稀有的国度啊,于电影于艺术,其实是沙漠也是绿洲。我相信这片土壤会催生天才,可是现如今电影界的规则与玩法却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产生将才。“大师”们先别忙着为自己建造丰碑,不妨扣住胸口,自问一下,能拍出《瓦力》这样的片子吗?承受得住这样的美好吗?
在破败的地球边缘,在处处智能化的飞船,在浩瀚无际的宇宙,瓦砾都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喊着“伊娃”的名字。作为观众,每一次都被这简单的叫声感动,因为其实多么复杂的形式,都是要表达相同的内核。惟其简单,才锋利,才更震慑人心。如果中国的导演能像瓦力一样,对电影这样渴求。那么也许你不用拉大投资、不用请大明星,也会令我们感动的泪下,从而坐在电影院里,亮灯后,也不想离去。
我看的评论都是在这个连接,有很多非常精妙的评论,我也就不一一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1459/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