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学习题
(2015-10-09 19:46:17)
标签:
365 |
一 名词解释
1、种子安全含水量:储藏时维持种子生命力的必须的含水量。
2、种子寿命:通常情况下,种子生命力所维持的时间。
3、强迫休眠:由于种子缺乏萌发所需要的各项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而不能萌发的休眠。
4、种源:
5、生理成熟:当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这时称种子达到了生理成熟。
6、花芽分化:植物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顶端分生组织的代谢方式发生变化由叶原基转化为花原基,逐渐形成花的过程。
7、扦插: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如根、芽(枝)、叶等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插入沙或其他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方法。
8、假植:将苗木的根系用湿的土壤进行暂时的埋植称为假植。
9、种实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脱粒、净种、去翅和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10、林木结实周期性:种子大年隔一定年限出现的现象。
11、种子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使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
12、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13、母树林:以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为目的而营建的林分。
14、千粒重:千粒重是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它是体现种子大小与饱满程度的一项指标,是检验种子质量和作物考种的内容,也是田间预测产量时的重要依据。
15、种子活力: 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的活性强度和特性的综合表现。
16、移植苗:在苗圃内经过移栽而继续培育的苗木。
17、不定根原基:有生命的,具有细胞核的薄壁细胞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形成的具有恢复定根能力的细胞。
18、嫁接繁殖:把接穗嫁接到遗传特性不同的、称作砧木的另一植株上,使其愈合形成一株新苗木的育苗方法。
19、嫁接亲和力:接穗和砧木通过嫁接能愈合的能力。
20、生理后熟:少数树种种子形态上已经成熟,而种胚尚未发育完全,种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发芽能力的现象。
21、嫩枝扦插:采用生长枝作为扦插时使用的植物繁殖器官的扦插方式。
22、种批: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生长经历基本一致,播种品质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同一树种的一批种子。
二
1、苗圃中大苗的培育常需经过树干生长和移植
2、打破种子休眠的常用方法是层积、水浸、药剂和机械擦伤、等。
3、营养繁殖苗木的原理是因为植物具有细胞全能性和有丝分裂。
4、苗木贮藏的方法有假植和低温贮藏。
5、种子干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6、光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三个方面。
7、播种的方法有 撒播 、条播 和点播。
8、扦插生根类型有以下几种,分别是皮部生根 、愈伤组织生根和混合型生根 。
9、苗圃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和除了 。
10、列举两种常用于土壤或营养土消毒的化学药剂敌克松、福尔马林、硫酸亚铁。
11、列举两种常用于促进扦插生根的技术生长素及生根促进剂处理和洗脱处理 。
12、母树林疏伐的原则去劣存优,尽量使保留的母树分布均匀。
13、苗圃地包括生产用地和非生产用地。
14、一般树种主要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移植,常绿树种也可在直径生长高峰过后进行。
15、按作用方式将化学除草剂分为直面处理和带状处理。
16、泡桐、杜仲等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容易成活。
17、种子贮藏分为干藏和湿藏两大类。
18、起苗一般在苗木休眠时期进行。
19、轮作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是苗木与绿肥植物轮作 。
20、贮藏期间,影响种子生命力的主导因素是种子活力。
21、促进银杏种子后熟最适合的方法是层积催芽。
22、通过切根处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机理是形成愈伤组织促进生根。
23、为使种实达到适合贮藏、运输和播种的程度,采后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是种实调制。
24、为正确用种和了解种群变异规律而对种源进行的造林对比试验称为种源试验。
25、通常所说的肥料三要素是指 N、P和K营养元素。
26、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是是否有嫁接亲和力。
27、种子的休眠类型有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
28、苗木分级主要依据地径、苗高两个方面。
29、一般苗圃肥料的主要类型有有机肥、无机肥 、生物肥 。
30、扦插的方法有直插和斜插。
31、苗床的主要类型分为高床和低床。
32、对深休眠种子催芽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变温层积催芽。
33、苗圃按使用年限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
34、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关键是种子活力。
35、倒插不能成活的原因是违反了形态学原则,植物运输受阻而致苗木不能正常生长。
36、2—1—1 表示移植苗,列出其苗龄、移植次数及每次移植后栽植的年数4年生移1次一年 。
37、苗木分级的一级指标是地径。
38、 耕地的深度对土壤耕作的效果影响最大。
39、种实的成熟过程一般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
40、我国现有的良种基地有种子园 、 母树林
41、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生理生化特性和植物形态。
42、嫩枝扦插生根的类型主要是愈伤组织去根和皮部生根 。
三 判断题
1、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种子往往比富含淀粉类的种子寿命长。(T )
2、短日植物从南方引入北方,开花晚,要引早熟品种。 (T )
3、植物结实一定要经过受精作用。 ( F)
4、所有的种子都是先生理成熟而后形态成熟。 ( F)
5、能同时出圃的苗木包括Ⅰ、Ⅱ、Ⅲ级苗。 ( F)
6、剪穗或苗木分级可在任何地方进行。 ( F)
7、为了加速水分的散失,高含水量的种子干燥时应先高温后低温。 (F )
8、秋季播种时覆土宜薄,春季播种时宜厚。 (F )
9、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活力时,活种子着色。 (T )
10、硬枝扦插应在母树营养生长旺盛时期采多年生枝条进行扦插。 ( F)
11、林木的发育期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T )。
12、尿素、碳酸氢铵等可以用来作为种肥使用(F )。
13、凡是达到Ⅰ、Ⅱ、Ⅲ级苗的标准的苗木都可以出圃( F)。
14、生长后期为了提高苗木的抗性多施氮、磷、钾肥(F )。
15、微生物肥料中的根瘤菌、固氮菌、菌根菌都可以将空气中的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以利苗木吸收利用( T)。
16、一般情况下间苗的适宜时期是在速生期后期进行,因为这时苗木已经木质化,伤害程度小( T)。
17、秋天耕地宜浅,春天耕地宜深( F)。
18、菜地由于土壤疏松,是最为适宜的苗圃地(F )。
19、一般树种的种子都应该在生理成熟时采集( T)。
20、为了可持续采种,母树林最好为异龄林(T )。
21、营养繁殖育苗是指用营养杯繁育苗木的一种方法。( F)
22、采用“四唑染色法”测定林木种子生活力时,无生活力的种子呈红色。( F)
23、为了延长油茶种子的寿命,适宜采用干藏法进行贮藏。( F)
24、苗木分级时,凡是Ⅰ、Ⅱ级的苗木均为合格苗,可以出圃。( )
25、千粒重是1000 粒种子的重量。(F )
26、在青年时期的健壮母树上采种种子质量最好。(F )
27、所有树种的结实都有大小年现象。( F)
28、种子活力和发芽率均可反映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T)
29、在同一树干上,树干上端的枝条较树干下端的枝条发育阶段晚 。( T)
30、刚采的马尾松球果在日光下暴晒干燥即可脱出种子。( F)
31、在青年时期的健壮母树上采种种子质量最好。( F)
32、无生活力的种子,四唑染色呈红色,靛蓝染不上颜色。(F )
33、出圃时根系损伤,苗木失水,发热霉烂,是苗木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T)
34、在同一枝条上,中下部的枝条扦插后生根一定较好 。(F )
35、净度测定时,净度的计算公式为:净度=纯净种子重/检验样品重×100%(T )
36、营养繁殖育苗是指用营养杯繁育苗木的一种方法。( F)
37、所有树种的结实都有大小年现象。( F)
38、光照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 F)
39、在南方,杉木可在冬季育苗。( T)
40、土壤过干时,可在起苗前灌水后立即起苗。(F )
四
1、下列表示移植苗木年龄的形式是( C) A 1—0
2、用高锰酸钾消毒种子时的浓度一般是( A) A 0.5%
3、芽接的主要季节是( C)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法的是( ABC) A 扦插 B 嫁接 C 分株 D 播种
5、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ABC)
A 充足的水分 B 适宜的温度 C 足够的氧气 D 光照
6、栽培学上的种子包括(ABC ) A 真正的种子 B 果实 C 营养器官 D 繁殖孢子
7、最适合作为砧木的苗木( A)。 A 实生苗 B 扦插苗 C 嫁接苗 D 组培苗
8、苗圃辅助用地一般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A )
A 20-25%
9、酸性土壤可施用下列哪些肥料来调节( ABC)
A 石灰 B 草木灰 C 石膏 D 磷矿粉
10、下列属于一年生播种苗生长时期的有(ACD)
A 出苗期 B 幼年期 C 速生期 D 苗木硬化期
11、下列树种,可用扦插法进行大面积育苗的是(B )。
12、贮藏时不适宜干藏的种子是( D)。
A、刺槐 B、松树 C、杉木 D、檫树
13、适宜插根育苗的树种是(C )。
A、杨树 B、柳树 C、泡桐 D、桉树
14、具有“后熟”现象的种子是( C)。
A、红松 B、侧柏 C、银杏 D、樟树
15、决定合理施肥量的因素是( D)。
A、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 B、土壤中养分的含量 C肥料的利用率 D、以上全部
16、种子贮藏适宜条件的组合应是( A)。
A、温度0—5℃,湿度25—65%; B、温度—5—0℃,湿度0—10%; C、温度—10—5℃,湿度10—25%; D、温度5—10℃,湿度0—10%
17、下列哪个时期不属于一年生播种苗的生长期(A )。
A、出苗期 B、幼年期 C、速生期 D、硬化期
18、截制插穗时下切口位置应在(C )。
A、侧芽上0.5cm B、侧芽处 C、侧芽下0.5cm D、随意
19、母树林每次疏伐改造后其郁闭度应保持( C)。
A、0.3—0.4 B、0.4—0.5 C、0.5—0.6 D、0.6—0.7
20、应用激素催根时“ABT”代表什么( C)。
A、奈乙酸 B、吲哚丁酸 C、生根粉 D、吲哚乙酸
五
1、简述容器育苗及其特点。
容器育苗: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
特点 优点:育苗周期短;
3、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其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原理嫁接能否成活,主要决定于砧木和接穗二者的削面,特别是形成层间能否互相密接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产生新的输导组织而相互连接。嫁接能够成活,主要是依靠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以及结合部位伤口周围的细胞生长、分裂和形成层的再生能力。影响嫁接成活的内在因素 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砧木和接穗的年龄,嫁接的时期,嫁接的方法以及嫁接人的技术的好坏,嫁接工具等。外部因素 温度,湿度,光照和水分,大风。
4、怎样选择苗圃地以及如何进行苗圃规划
苗圃地的选择:一、经营条件1、苗圃地要选在造林地附近2、交通方便的地区3、苗圃附近有居民点二、自然条件1、地形要较平坦坡地,为1-3度缓坡地,排水良好,灌溉方便2、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肥力和土壤水分。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做苗圃水分适宜,并且以砂质壤土为主3、土壤的酸碱度不同树种对土壤的PH值要求不同(阔—中性或微碱,针—中性或微酸)4、水源充足5、最好选没有病虫害的地方。
苗圃地的规划 生产区的区划:播种区;移植苗区;养繁殖区;果树苗区;采条母树区;温室及组织培养室。非生产区的区划:道路网的设计;排灌系统的设置;防风林的设置;沟、篱的设置;房屋场院的设计。
6、低温层积催芽的特点及其条件
特点:能促进种子完成后熟,种皮软化,使种子内源激素发生有利于萌发的变化。
条件①低温。是最重要的条件。多数种子在0-5℃,少数种子温度要求稍高一点。低②湿度条件。一般催芽坑内沙子湿度在60%为宜。③良好的通气条件。④催芽时间因树种而异。催芽期间经常检查,发现催芽坑过湿、过热、通气不良等问题及时处理。
7、简答土壤耕作的作用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改善土壤的温热条件;促进土壤风化;提高肥效;有利于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
8、简述营养繁殖的优缺点
优点:遗传变异性小,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能提早开花结实;适用于某些用种子繁殖困难的树种。缺点:营养繁殖苗的根条没有明显的主根,根条欠发达,生长势衰退,易产生偏根偏冠,抗性差,寿命短。
9、简述林业上进行种子调拨的原则。
1立足当地最好能用当地优良种源2从外调拨种子时,调拨区与使用区的气候基本相同或相似3需要从不同气候区调研种子时最好能通过种源实验并经历了使用区所能发生的各种极端条件而获得成功的地方调种4在地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原则上,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距离范围小些,而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范围可大些,调拨种子从气候条件上总的要求:在极端条件下,不使人工林遭受冻害或病虫的危害5种子垂直方向的调拨
11、简述花芽分化及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顶端分生组织的代谢方式发生变化,由叶原基转化为花原基,逐渐形成花的过程。因素:遗传特性;植物体内的碳氮比;其他元素;激素诱导;低温和光周期。
12、简述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及各自的特点、二者有何区别。
有性繁殖是指不同升物个体的雌雄生殖细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后形成生物个体的方式。无性繁殖则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特点有性繁殖有利于基因交流,会产生更适合环境的后代,但是不利于优良性状的遗传.而无性繁殖由于用到了细胞培养等技术,亲代与子代的DNA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有丝分裂的时候有可能产生突变),所以亲代的性状会100%遗传给后代,但是进化的几率就很小。区别雌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因而只带有亲本一半的染色体,重新结合成受精体后,遗传的变异增加了,而无性繁殖有母体直接产生个体,理论上说子代的基因型与母体是一样的,不存在变异或者变异较小。植物中常常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共存,在有性繁殖受到破坏的时候(花被吃了)通常会选择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使个体的基因发生变异,能更好的适应环境,无性繁殖往往花费较少的能量,且成功机会高。
13、简述苗圃进行轮作的意义。
充分利用土壤肥力;调节根系排泄的有害物质的积累;预防病虫害;对防除杂草有一定效果;改变土壤结构、提高肥力。
14、简答结实周期性产生的原因。
由树种遗传特性决定;大量开花结实,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影响当年的物质积累和养分储备;根系缺乏养分,影响吸收与代谢;新梢的生长受到影响;花原基得不到发育。
六
试论杉木或马尾松主要育苗技术及壮苗培育环节
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10-11月采种然后净种分级,如当年使用则在通风干燥处储藏,如2年以上备用则密封低温贮藏。育苗地的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沃,含砂砾的黄壤土或沙质壤土。种子准备:0.5%高锰酸钾浸30min消毒,然后无菌水冲洗干净,再用40-45度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到25度,1d后播种。播种作业:细致整土,做好土壤消毒。施足基肥,提倡施用有机肥,适当早播。冬播12月至次年1月上旬为宜,春播最迟不超过3月下旬。以条播为好,播种后覆细肥土,盖草。播种量150千克每公顷。苗期管理:当种子发芽出土达60%-70%时及时分2-3次撤除覆盖物,每次间隔3-5d。揭草后,采取推荫措施。防猝倒病可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0.3%漂白粉、1%波尔多液喷洒苗木。幼苗出土后做好松土、除草、追肥、间苗等工作,同时要防止天气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