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6-9

(2014-04-08 08:42:0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华智慧

第六集 智慧与阴谋 

1、将欲歙(xi)之,必故张之;——要想让他闭嘴,就首先让他嘴巴张开;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要想让他弱小,首先让他看得强壮;

   将欲废之,必故举之;——要把一个东西废弃掉,就首先把他捧得高高的;

   将欲夺之,必故与之;——要想夺取他的东西,那就先给予他一些东西;

   是谓微明。——隐而不显,微而不大。小小的征兆,就可判断未来的趋势;

2、老子的《道德经》讲述的真理就是积德悟道

3、老子告诉我们:柔弱胜刚强,强弱都是在转化之中,柔弱和刚强都是相互交替的,也就是所谓的风水轮流转,不会完全的固定;

4、动机和行为要相对而看,行为一致,但是动机有可能不同;

5、老子说:见微知著,顺势而为。看到微小的迹象,知道未来的趋势,然后顺势而为,此乃未来之学;

6、人生都是自作自受,你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7、道,就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老子告诉我们要了解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并顺应规律;

8、合乎道德,一般行得通,不合乎道的,多半是不能实现的;

9、善为士者,不武;——士:将帅。善于担当将帅的人,爱好道德,不崇尚武力;

   善为战者,不怒;——凡是很会打仗的人,不会轻易的被敌人激怒;

   善胜敌者,不与;——比较有把握大胜仗的人,很少与敌人面对面的交锋;例:司马懿

                       不求胜,但求不败,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使用人才的人,往往显得谦卑而瘦弱,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10、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万不得已,不主动进攻;

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不愿意有寸进而扩大战祸,宁愿稍微退一步,而避免战争;

11、道理只有一个,但用起来却是千变万化,道理是在动态变化的,上等智慧就是顺乎自然的使用道;

12、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面,都是在不断地轮回运转;

1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的作用就是使得强大的变回弱小,把弱小的变为强大;就如人的生命,小的时候弱小,中年的时候强大,老年又恢复弱小,最终化为泥土;

 

第七集 柔弱胜刚强

改朝换代是好事,因为旧的朝代已经坏掉了,不先进了,所以才会被取代;

1、道:是谓无状之状——道是没有形状的

   无物之象——道也是没有具体物质属性的

   是谓恍惚——道是一种混沌的状态,阴阳不分,阴阳合一;

2、道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所以产生了万物;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知道这个是好的,那就是不美了;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这个是善的,那就是不善了;

4、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玄妙的,看不清,说不明,要明道,只有去行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5、强弱、好坏、美丑等标准是不可一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才会符合自然;

6、老子中心思想:强变弱,弱变强;穷变富,复变穷;如此轮回往复;

7、强梁者不得其死:刚爆的人一定不得善终,自己认为是最强的,一定会被另外的强人灭掉;

8、柔弱胜刚强:例如大自然里的竹子,随风而起舞,内柔外刚,再大的风也很难吹倒竹子;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曲:委屈,反而容易保全,委曲求全;

枉:弯曲,只有会弯曲的人才会伸直,如果不会弯曲,必然会折掉,有弹性;

洼:低下,当你低下的时候就会得到好多好处,海纳百川,因为地势低;

敝:破旧,破旧之后新的东西到来;

少:缺少,缺少就有机会获得;

多:丰富,丰富之后就开始迷惑了;

10、柔弱胜刚强在家庭当中的应用:硬碰硬,两败俱伤,柔弱包容才能修成良好关系;

 

第八集 无为而无不为
1、“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很自然的,是不强加于任何事物的,这种无为的作用是无不为;

    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下去一样,这就是道;
3、“无为”的意思就是不违背自然,道是自然而然的,无处不在,道创造万物但不主宰万物;
4、道是宽广的,道是不接受你的委托的,道不主宰万物;——道就在你身旁,但不主宰你,你可以行道,

   也可以不行道,行道的往往能够幸福,不行道的往往痛苦;
5、道顺应自然,人也应该顺应自然;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必须勇敢的站出来,多负责任;
7、凡事如果你仅仅是顺着本能,那你就和动物一样;

   人是有意志力的,有创造性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的,这个改变自然的过程也要遵循道;

8、人生的规律仅仅有一种那就是自作自受,没有人能害你,没有人能帮你,

   只有你自己能改变你自己的命运,人要对自己的人生百分之百的负责;
9、道是人的本源,我们终其一生都离不开道,道并不控制我们,但所有万物都是顺应自然的,

   我们只是遵循道理,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够获得成功;
10、研究切忌望文生义,对于古代文学的翻译错误,导致我们对于古代智慧的误解;
11、“science”是学问的意思,而不是科学的意思,自然科学是“nature science”;
12、避免“二分法”的思维,非好既坏,这种二分法的思维是不对的;
13、矛盾并不一定是对立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去除非美既丑,非好既坏,非善既恶的二分法思维;

 

第九集 知识与知道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老子当过周朝的图书馆馆长,非常重视学习,但老子告诉我们做学问的时候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做学问?
   读书是为了要明理,做学问是为了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3、读书若用错了地方,那么就是远离道,那么就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4、臭鸡蛋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加以选择,如果不挑剔,不但不能长进,反而会后退;
5、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天下:取之于天下,用之于天下;无事:无咎,没有后遗症;
   取之于天下,而用之于天下,同时还要不留下后遗症,如果取之于天下,但却留下了众多后遗症,那就不叫取天下;
6、知识不等于知道,知道比知识更重要,道就是大自然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
7、做一个人,一辈子要知道;
8、自然法则是不会变的,但自然法则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
9、求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先天已经有的道,变得更加明白清晰;
10、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
11、绝学无忧:你要放弃一切不知“道”的知识,这样就能够减少你的忧愁和烦恼;
12、明道若昧——一个清楚道的人,不会去张扬,反而好像自己不太清楚;
    进道若退——一个靠近道的人,日有寸进,反而会与世无争;
    夷道若纇——夷:平易近人,道是平易近人的,但是有让人觉得自己遇到还是有距离的;
    上德若谷——真正的大德是虚怀若谷,什么都能给容的下;
    广德若不足——道德已经很圆满,但始终觉得还不够;
    建德若偷——品德很好,但从不炫耀,反而觉得这人很谦虚;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操守高的人,是不会自我表现的;
    大方无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