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技术的管理者能不能管理好技术素质要求高的团队?
(2009-06-30 23:14:52)
标签:
技术素质bga植球smtminisd卡技术难题半导体台积电张忠谋it |
分类: 管理智库 |
学识低下,一般的管理专业出身,面临的却是一个高科技的管理团队,技术会不会成为我的瓶颈与门槛?
如今面临的技术难题,不是一般的难题;而如今进入的技术领域,竟然是我完全不知晓的专业领域。
现实的问题是:不懂技术的管理者能不能管理好技术素质要求高的团队?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001年,我刚来的时候,进入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面对堆在眼前的不良品,现在想起来,头皮仍旧发麻;而对于DRAM的测试参数,到现在我仍旧没能弄清楚,更不知道当初是如何进行这个队伍的管理。
后来,转为做VGA卡的时候,BGA焊接的问题成立SMT车间的最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不知道尝试了多少遍,请教了多少人,甚至开除了多少技术干部。当一切成为过去的时候,现在去看,发现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技术难题。
当时还有一个BGA植球的工艺,一个“魔镜”的产品,Ball非常小,成品率非常低,植球难度非常大,也许我们没有等到工艺成熟的那一天,但我相信如果产品不转型,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过程里面,对CF卡connecter的手工焊接的问题,也曾经一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产品报废率很高。但到现在,这已经作为一个成熟产品、一种成熟工艺在执行,在管理过程中,甚至都不需要加以过多关注。
再到后来的产品线SD卡、miniSD卡等,追加了超声波等工艺,涉及到尺寸厚度等问题,也在生产经验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从0603到0402再到0201的SMT贴装精度要求的提高,事实上也并没有难倒进步的历程。
从flash新制程的不断导入,从downgrade到ink die等,给产品实现、测试工艺、质量可靠性等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都在克服,战胜,至少在克服和战胜的道途上。
这些在当时看起来举步维艰、随时失败的事例,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是:我不一定要懂,但一定要有人懂。
但现在,我面临的环境和挑战可能有些新的要素变化。比如时间,比如沟通平台,比如进入门槛,已经不是原来管理SMT这样的水准了。
有句话讲,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是现在失败的绊脚石。
所以,我觉得必须做一些适当的改变。这个改变很重要的部分是,必须把自己从纯粹的管理者身份,过度一些到一个技术和市场的敏感者身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