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考试:北大光华VS中欧VS东北财大
(2009-06-27 18:32:45)
标签:
东北财大emba北大光华vs庄子中欧百喻经教育 |
分类: 有学同享 |
准考证号:PKUEMBA2009149
今天下午,参加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课程的面试及笔试。
总体的感觉是,光华的笔试题更难,尤其是有作文题;面试则比较随意,聊到的主要是公司的情况。而中欧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正规,严谨,有点苛刻,尽管笔试题是以GMAT为准,但考题难度还没有光华的大;面试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到今天,我尚没有进行的就是中欧的面试关了。东北财大的笔试题比较有意思,就是两道论述题,一个是庄子关于“木以不才得以其终年”与“鸟不善鸣而被宰”大意的故事,一个是丙吉宰相关注牛的病情而不关注人的冤情的故事;数学和逻辑题干脆就没有了;面试也相对的简单,尤其是对于我我这样的老清华而言。
中欧说,我的治学最严谨;北大光华说,如果你上过清华的MBA觉得失望,那我这里可能就更要失望了;东北财大说,我们没有名气,当然跟清华北大就没法比。按这个逻辑,推论就是,非读中欧不可了。
附:根据印象整理的考题
北大光华的作文题:根据下文,写一篇议论文,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500字以上。
《百喻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意是说一个愚人要住在三层楼,但又不允许工匠建造底下的两层,想要一个空中楼阁。后人常用此来比喻幻想或不切实际的理论或计划等。有时,在某些领域,“空中楼阁”又确实是不可缺少的。
东北财大的分析题:
题一:根据下文,提出如何培养人、如何看待发挥才干、处世之道等问题。
《庄子•山木》有故事曰: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释义]:木以无所用,不被伐取,因而得以长寿;鹅(文中雁即鹅)以不能鸣,而被宰杀待客,惨遭杀身之祸。面对这两种境况,庄子以为只有处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才比较安全。后遂以“木雁、木雁篇、木雁间、木雁两不居、材不材间、才不才”等,表示中庸处世,因事设施,不取极端;用“烹不鸣、不鸣烹、雁默先烹、庄叟悲雁”等,写无才蒙祸;用“不材木”写无用得福;用“能鸣雁、雁能鸣”等写才能及有才能的人,多寓应付社会,得以全身之意。
题二:根据下文,提出诸如亲民行为、高层亲民行动等看法方面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汉代一位名叫丙吉的有名宰相。有次他外出巡视,遇到一宗杀人的事件,他没有理会,后来看见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喘气,他却立即停下来,刨根究底,仔细询问。随从的人觉得很奇怪,问为什么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不理会,却如此关心牛的喘气。丙吉说,路上杀人自有地方官吏去管,不必我去过问;而牛喘气异常,就可能发生了牛瘟或是其他的有关民生疾苦的问题,这些事情地方官吏一般又往往不太注意,因此我要查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