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9岁精英入手解析中国田协的《大众马拉松成绩等级标准》

昨天是从18岁精英入手来解析中国田协的《大众马拉松成绩等级标准》。
今天换一个角度,从男子69岁精英入手来解析《大众标准》,以期能对《大众标准》问题看得更清楚。
研究方法如故。以69岁《大众标准》的成绩核算出其与世界最高水平的比值为71.43%,以这个比值为准,核算出《大众标准》各年龄的相同水平成绩(见“同水平成绩一行)。
从成绩差可看出,如设定350为69岁的精英标准,那么,18岁的精英成绩就不能是324,而是252了。成绩差是32分钟。有劳18岁的哥哥得跑得快点儿,再快点儿,要跑252才能对得起69岁老爷子的350哦!32分可是个巨大的豁口哦!
由此可以看出,用这个标准做直通标准,必然把大量高龄精英选手排斥在精英之外。或者说,让大量低龄选手太过轻易地成为了精英。这种现象造成了一个普遍的不公平。好在不是所有赛事都用这个标准做精英标准,原封不动使用的也只是一部分赛事,使用这个标准的一部分赛事自行做了改动。影响也还是有限的。
用这个标准做奖励标准,也必然将奖金不公平地大量倾斜向低龄选手。好在目前没有哪个赛事用来做奖励办法。
使用最广泛的是中国田协推行的《中国马拉松护照》,是完全采用这个标准评定选手水平级别的。这将涉及几乎所有参赛选手,这个影响之大可是海量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