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马拉松的直通门槛成绩=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门槛成绩

发现成都马拉松“拿来”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门槛成绩作为直通成绩门槛,还可以再议论几句。
一模一样的成绩线,同样高的门槛,但成马和波马在使用上有不同。即作用不同,效果不同。参加波马看这个表,够线了,意味着你有资格报名波马了。但这可不等于你一定能报上名哦,还得再比哦,赛事规模的数量是有限的,报名的人多,成绩得再高一些才能报上名。刚刚够线或高于成绩线不多者仍将被淘汰出局。在成马,则够这个成绩线了,即意味着你笃定可以报上名了。这个区别可不小。在成马直通的都是水平较高的选手了,估计这部分直通选手占不到成马参赛选手的一半。这个估计如果不错的话,就是说,参加成马的大部分人,即抽签获得报名资格的那部分人,在波马那儿,连报名波马的资格都没有。这样说,有点儿丧气,但事实就是这样。差距就在这里。我们的马拉松很火热,但我们的水平并不高。那道成绩线,在波马,是底线,不能再低了,再低,不带你玩儿了;在成马,则是精英线,是一道值得骄傲的线,可以傲视大多数抽签选手的线。指出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清醒。
我们注意到,成马设置这道年龄组门槛时,没有使用中国田协制定的《中国大众马拉松成绩等级标准》,或如厦门马拉松等赛事那样,将田协的标准改造一下使用。而是直接将波马的报名门槛“拿来”使用。这显然是个聪明的做法。成马也看得很清楚:田协的标准有硬伤,不宜使用;波马的标准有多年实践的检验,大有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