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年龄组的一般设定及最年轻年龄段的特殊问题
标签:
年龄组 |

关于马拉松年龄组的设定,现在并无权威界定,有点儿乱。有设老中青三档的,太粗;有十岁一档的,也较粗;五岁一档是通常的做法,比较合适。波士顿马拉松报名门槛所分年龄段、铁人三项的年龄段、老将田径锦标赛的年龄段都是五岁一档。各赛事设定年龄组奖励应向五岁一档看齐。
波马的年龄段是报名门槛,是以成绩(能力)为准的,故,就有了5岁一档之外很特殊的一个年龄段,即18-34岁的17岁的大年龄跨度年龄段,这当然是合理的。但在设立年龄组奖励时,这是个特殊问题。当初设计海口马拉松年龄组奖励时,完全依照波马的年龄段来,是不太合适的。后来,一直延用了下来。我提出过改动的意见,但没改。17岁的大跨度年龄段群体是一个相对其它年龄段太大的群体,也是一样多的奖励,显然不均衡了。
儋州马拉松的年龄段将其细化为:20-24岁、25-29岁、30-34岁。一分为三,就合理得多了。但由于这三个年龄组的竞技能力是一样的,硬性划分为三,奖金倒挂现象一定难免,仍是不足,怕是再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其实,即使五岁一段的年龄组,各群体的数量大小也是不均衡的,故,奖励也是不均衡的。群体大,强手就多,但受奖励名额限制(一般都是各年龄组的奖励数量一般多),此山老虎多,一些强手就难露头;彼山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奖金倒挂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更好的办法依然是马拉松段位,精准奖励,老虎一定得虎奖,猴子一定得猴奖,就完全不用在乎年龄群体的大小多少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