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比说说《马拉松段位标准》、《北京马拉松星级评定标准》和BQ

(2018-08-17 08:24:20)
标签:

马拉松段位

北京马拉松

星级标准

bq

http://s12/mw690/001uGQgfzy7mTpyb15Fcb&690

BQ,是波士顿马拉松报名门槛成绩线。

我在《北京马拉松精英选手“北京马拉松星级评定”标准是个什么名堂?》一文中谈到,北马标准的“形式倒是和马拉松段位非常相似。九个年龄段一模一样。九个星和九段一样。只是成绩不同。”

这里再说说两者之间的一些联系及与BQ的关联。

北马标准是根据BQ演变而来的。北马标准七星的各个成绩都齐刷刷地比BQ5分钟(北马标准中纵向红线表示了BQ的成绩线位置)。

BQ的成绩线是用来做报名门槛的,可以粗放些,所以BQ的成绩线是个粗线条,即大概齐。这从正好5分钟、15分钟的递增就能看出来。这显然是不精准的。哪会那么正好?

波马在实际使用中,会调整成绩精确到秒。如图,3小时0358秒。这精确到秒是在粗放成绩的基础上做出的,实际上是一个“精确的大概齐”。已经是那个基础了,波马也只好那样。但作为一个标准,如北马标准、段位标准,则不应该这样,应该力求精准。

在研究马拉松段位的初期,我也是以BQ作为比照对象的,和北马标准的设计意图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我是将BQ设为马拉松的中段,5段,然后向高低段位两边扩展。当然我的扩展不会出现北马标准的1星都是6小时的情况。不管男女老少,进6小时都是1星,完全抹杀了性别和年龄这两个要素,这岂不是又失去了设计9个星级的初衷了吗?

马拉松段位最终以《田径项目分值表》为基准制定的段位标准,比以粗放的BQ为基准扩展9星或9段要科学、合理、精准得多了(段位表中的纵向红线是BQ成绩线的位置)。http://s11/mw690/001uGQgfzy7mTq8N8a60a&690


http://s2/mw690/001uGQgfzy7mTq98UyB11&690

http://s1/mw690/001uGQgfzy7mTq8WFhK20&690

http://s6/mw690/001uGQgfzy7mTq9hR5Pc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