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马拉松的几种类型
(2015-12-07 19:46:37)
标签:
超级马拉松 |
最常见的是超过一个马拉松里程的长距离比赛,如50公里,100公里。有的一次性完成,如一天完成;也有的分成若干天完成的,如黔东南的超百公里,三天完成超过100公里的里程。这种类型中最虐的是不强制休息,任你跑,先到终点者为胜者。如160公里、330公里等。
12小时跑等属另一种类型的超马,在同一个时间段完成里程多者为胜者。中国现在有福州济南两家12小时跑。这种类型的比赛不多。我今年跑了一个济南12小时跑,是为尝试。没跑过的比赛总要实践一下。12小时跑看似很虐,从早跑到晚,但因设置了68、88、99、111、122、133、144多个里程的层次,不是一定要跑12小时,显示了很大的灵活性。这就让很多人都能完成。
除12小时跑,还有24小时跑、48小时跑,那就相当虐了。很难想像,两天两夜不睡觉,怎么坚持得下来。玩儿这种比赛的是非常小众的了。
我不主张搞太虐的比赛,如24小时跑这种。超马比赛以限制制每天的里程为好。如黔东南这类的比赛。环海南岛超级马拉松赛也属这类,看似很虐,环海南岛一圈800公里,很吓人,但每天的里程是规定的,完成后强制休息。这就使得一项很虐的比赛变得较容易完成。这样的比赛才容易大众化。
12小时跑、北京奥森100+等比赛都是跑圈。由这类比赛让我想到,还可以创造一种比赛形式,即以圈为单位划分优劣的竞赛方法。如在一个规定的关门时间内,以完成圈数多者为优胜。可以设置几个圈的层次奖励。如北京奥森100+,共跑10圈,规定12小时关门,能玩儿下来的人不多,但分层次奖励,如7、8、9圈的完成者也有多少不等的奖励,就玩儿者众多了。这样的方法简单易行,是可以做一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