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海平研究员

(2011-01-10 19:28:41)
标签:

杂谈

  方海平,男,汉族,浙江省诸暨市人。19655月出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诸暨中学,随后考入山东大学物理系,1985年、1988年分别获得山东大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与郝柏林院士共同指导复旦大学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

  1994年到2002年在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工作,博士后、讲师、副教授。其中1997年到1998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作访问学者,2000年到2001年在美国JOHN.HOPKINGS大学作访问副教授。2002年开始任职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尺度水的协同、有序结构的生物效应研究;纳米结构疏/亲水表面特殊浸润/反浸润特性;各种不同纳米管道内的流动特性研究和其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纳米尺度气泡和气层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效应;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小尺度、有限时间内的适用性探讨;基于晶格玻尔兹曼方法的血液流研究,包括红血球、白血球的相互作用和红血球在不同流场中的形变和运动。

个人主要学术成就: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是国际上最早用晶格玻尔兹曼模型研究血液流的研究者之一,近年来侧重理论物理学和纳米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其中,纳米尺度水的生物效应和生物启发的物理研究系列工作已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物理评论快报》(PRL)、《美国化学会志》(JAC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自然纳米技术》的新闻和评论栏目刊发标题为(一个纳米泵的蓝图)A blueprint for a nanoscale pump的文章做专题报道。工作还被《自然中国》、英国的《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等国际著名期刊和网站报道。应邀在国际学术期刊J. Phys. D: Applied Physics写主题综述(Topical Review)来系统阐述纳米水通道的物理、生物特性和应用前景。研究工作入选科技部2005年《基础科学研究快报》、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等。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终期考核评估结果获优秀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