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与朱元思书》
(2012-04-12 15:13: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资源 |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与朱元思书》
一、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缥(
穷:蝉则千转不穷
负:负势竞上
从:从流漂荡
指:争高直指
窥:窥谷忘反
许:一百许里
六、 理解性默写
七、课文内容理解
中考链接
09中考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2008福州市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14~15题。(9分)
1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
15.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自贡市2007
8.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天山共色
C.急湍甚箭
9.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B.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
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八个字概括了全文描写的富春江景色。
B.第二自然段写水的颜色、清澈、深度,静态和动态,都突出表现一个“异”字。
C.第三自然段中“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给本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写出了作者超然尘世的归隐之心。
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有时见日。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沿溯阻绝。沿;
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2007年广州市花都区
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
10、翻译与理解。(6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写法。(3分)
滨州市2007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
|||
字词 |
意思 |
例句 |
翻译 |
从 |
顺、随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
奔 |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
反 |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
9.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10.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2007年安徽省
[三] (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水皆缥碧,……猛浪若奔。……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06山西 【甲】三峡【乙】与朱元思书
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 (字数在50个以内)(2分)
2006百色市(实验区)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2006广东茂名
6.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2分)
10.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负势竞上(
9.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文章理解。(5分)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2004荆门市
[甲]水皆缥碧,……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原,……并怡然自乐。
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B.水皆缥碧:青白色
C.有时见日:同“现”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9.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10.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
青海省2004
1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
1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1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答案:1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急 高
险(峻;峭;陡)
8.D
答案 :5.6.略7.B 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9、A(3分)(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10、(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一)(8分)
8.飞奔的马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本题5分。词语解释各0.5分,句子翻译各2分。
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或: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评分标准]本题1分。必须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两句都写不扣分。
10.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15分)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8、(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9、B
10、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你们谱写了筑坝史上的记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14.C 15.①顺着;顺;随 ②独一无二;独特 ③(马一般)飞奔;奔马;飞奔的马 ④通“返”;回来;返回 16.①(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或: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②那些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或: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7.听(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二)21.B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8.(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10.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思想境界。
(二)8.①凭依(或: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2分) 9.A(2分) 10.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3分) 11.空一: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 空二:千丈见底 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 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空五:皆生寒树(5分)
6.D(2分) 7.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2分)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9.田园生活(乡村生活)(1分)采菊东篱下(1分)悠然见南山(1分)
10.奇(清急)(0.5分);异(高、险)(0.5分);沉缅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1分);安宁、闲适(1分)(一)与朱元思书(11分)
吴均
11.消散干净 争着,竞争 伸向更远的地方 看,看到 12.C 13.清澈 湍急 1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5.寒 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 1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