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诗配画三则——“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

(2012-04-02 20:48:2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资源

为诗配画三则

(一)“踏花归来马蹄香”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
   
有一次,朝廷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诏命一下去,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来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
   
开始,画家们个个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过了一会儿,便先后动起笔来。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运思独苦,在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脸上立时现出了喜悦的微笑。他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于是选中了这一幅。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题里,踏花归来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体现出这个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二)“深山藏古寺”

又有一次,画院开考时,皇帝宋徽宗亲自拟题并审阅,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开始,考生们听说皇帝拟题并御批圣览,都很兴奋,都想借此机会大显身手,以自己的才华博得皇帝的赏识与欢心。但一看到题目,都难住了,古寺“藏”在深山,应该是不被发现的呀?既然不被人所发现,在画面上又该如何表现呢?若画出古寺,岂不有悖于“藏”字?

大家于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到了规定时间,大多数考生仍是白卷一张,只有草草画好,应付了事。宋徽宗边翻阅画卷边不住地摇头叹息,这些作品都令他大失所望。大多数画上的不是半山中的古庙就是深山中的古寺,如出一辙,根本没有体现出“藏”字,稍好一点的就是在葱葱绿树后漏出寺院的一角映入眼帘。但最后一幅画却令徽宗精神一振,画面上只见祟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尽管画面看似平淡,但其构思奇特,意境深远,用一个和尚的出现巧妙地点出了一个“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尽在其中。徽宗连连点头称赞:“妙!构思独特,当取第一!”成功者的高超之策是:审题准,抓住了重点字;立意明,古寺藏于深山中;选材妙,突破古寺,巧妙的选取了老僧这一材料,棋高一着;构思新,不画古寺,而是通过老僧汲水来突出古寺,图画鲜活生动,颇有情趣。
                                             
(三)“竹锁桥边卖酒家”
   
说的也是一次考试画家,主考官也是出了一句诗为画题。这句诗是竹锁桥边卖酒家。结果入选的却是一位没有画出酒馆的画家。他画的是小桥流水、竹林茂密,在绿叶掩映的林梢远处露出古时候的一个常用酒帘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字。这幅画儿,画面上不见酒店,却使你似乎看到了竹林后面却有酒店,重点是用形象体现出一个字来。
这三个故事说明着艺术创作的一个道理,即艺术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它不象科学那样需要通过抽象的议论。一件艺术品,艺术性的高低很生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它是否富于形象性,看它是否能够通过形象把抽象的思想立意体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