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明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

(2011-12-15 18:39:5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资源

                         说明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

要求:①问法   ②思路   ③例子

一、 题目作用

1.问法:“以……为题目,有什么作用/好处?”;“谈谈对本文标题的理解”

2.答题思路:  ①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     ②指明说明内容(说明特点或事理)

                 ③分析语言特色     ④注意句式特点

3.举例:《津津有味嚼“薄膜”》

       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答: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食用薄膜,指明了食用薄膜可食、无毒的特点;题目新颖别致,用语生动,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首段作用

1.     问法:“本文以……开头,有什么作用?”;“第一段引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章第一段写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   答题思路:①,若引用故事或名言开头,先指出引用了……开头

             ②概括首段的内容,引出说明对象       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     举例:《北京城的那些门墩儿》第一段引用童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引出下文对门墩功能的介绍,同时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门墩在北京民居的代表性与普遍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说明顺序

1.     问法:“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树立文章的说明顺序,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语句。”;“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     答题思路: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3.     举例:《微妙的头发》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逻辑顺序 

四、说明方法

1.     问法:“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本文大量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它的作用。”;“请从说明方法角度,简要说明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2.     答题思路:①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②指出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一般作用+具体分析【说明了……,紧扣说明中心(本段→全文)】

③若有多种说明方法应一一分析其作用。

(1)举例子 :举了……的例子,具体科学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有条理更清晰地说明了……是文章层次分明

(3)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列举了……的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将……与……比较,突出说明了……。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具体准确、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举例:《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本文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它的作用。(1978年苏联带有和装置的“宇宙一945”卫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

答: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1978年苏联“宇宙一954”核装置掉落地球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空垃圾中的核装置对地球造成的放射性污染。

五、说明语言

1.问: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思路: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举例:《你的唾液贵如金》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唾液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答:“不可或缺”是不能缺少的意思,这个词强调了唾液在消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问: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或为什么用……而不用……  

思路:(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举例:《蟋蟀出世记》文章第二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查看”?

答:“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查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查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3.问:加点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思路:不能删掉,①解释词语或指出对说明内容进行了哪方面的限制,说明其原意②结合原句,具体指出该词语的作用(紧扣说明对象特点/说明中心);③如果去掉该词语,原句的表达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表达意思太绝对或与原意不符)④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举例:《改变头发颜色不用染》阅读第一段,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将相关基因移植入毛囊可以改变头发的颜色,这意味着对毛囊进行基因遍体疗法可能大有作为。)

 答:不能,可能表推测,不确定的意思,在文中是说对毛囊进行基因遍体疗法或许大有作为,若去掉,就成了对毛囊进行基因变体疗法大有作为,与原意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问: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思路: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找有概数的句子;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5.问: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思路: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六、关联词

  1. 问法:“在文中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 答题思路:揣摩语言背后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这一言语形式的理解,再通过情境朗读。联系上下文,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3. 举例:在线面横线处填上适当关联词。

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 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 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七、拓展

   答题思路:(1)做介绍说明题时,要准确把握介绍说明的对象特点、优缺点、意义,语言表达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2)做举例述理题时,要注意所举例子一定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真实可信,符合事理。理由的阐述要准、要精、要点要全,不能偏离题目要求。

(3)做问题探究题时,首先要读懂所给材料所蕴涵的信息,其次要抓住题干,同时要揣摸出题人的意图,有条不紊地回答即可。

(4)做启示题时,读懂文本是关键,同时思维要放开,视野要开阔,观点表述要准、全。

(5)做建议题时,首先要明了所给材料,联系实际,依题目要求回答即可。

(6)做认识分析题时,要结合文章和所给材料内容,揣摩分析,组织好语言,答出扣题干的观点就行。

八、应用(广告语、宣传语)

1.问法:“请为这类物品拟写一段广告,简洁明了。”

2.答题思路:

3.举例:《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第四段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段规劝吸烟的“瘾君子”们戒烟的文字。(50字以内)

  答:吸烟后,被污染的唾液会成为癌细胞滋长的温床,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