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洋公学 |
分类: 岁月回眸 |
田念慈编撰
跨越三个世纪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她的125岁生日,今作短文以为纪念。
日前惊喜地发现,106年前的1915年,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的提调兼总理张美翊,受他好友田时霖的邀请领衔篡修的《上虞田氏宗谱》,历时数年完成。
《上虞田氏宗谱》目前存世仅两套半,上海图书馆藏有其中的一套。我在上海图书馆二楼的家谱阅览室看到由世泽(田时霖,号世泽。)所撰写的"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序"中提到"鄞张让三先生总其成"。
见下二图:
张美翊(1856-1924),号让三、骞叟,浙江省宁波人。清朝末年学者、古文学家,“浙江三杰”之一。
早年为弘一法师学生。后曾出使西欧多国多年,眼界开阔,博学多才。
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四品衔直隶知县。夏,洋务运动核心人物、邮船大臣盛宣怀决定任命其为“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的提调兼总理(校长)。任职期间,悉心办学,聘请中外籍教师数十名,教育学生要学好科学知识,不要轻受政治思潮之影响。
光绪三十年(1904),南洋公学改作隶属商部,张美翊写成《呈报公学历年办理情形》,阐明学校办学方针和措施,呈报当时商部大臣载振。张美翊另亲自修订清册共8册,记载说明当时南洋公学的办学及校产详情。
著有《东南海岛图经》6卷,《土耳其国志译略》、《罗马尼亚国志》、《塞尔维亚国志》、《布加利亚国志》、《门得内各罗国志》5种地理人文志,《大清钱谱》。纂修《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10卷,《奉化县志》。
张美翊曾任上海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
南洋公学自1896年创建,到1905年正式更名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历时9年。除盛公宣怀外,共有8位校长,根据盛公的用人标准及评价,他们大都是德望素著的饱学之士。诸公掌校时间或长或短,事功或著或微,均以特有方式影响了南洋公学的发展。
上述8位历任校长中,首任何公嗣焜掌校4余年,余下不足5年(1901年至1905年)共经历7位校长,其中数位任期仅几个月。
张美翊是南洋公学第七任校长,掌校2年。任内大力整顿“墨水瓶事件”之后公学学风和教风,稳定秩序,主张公学转办实业专业;选派中院高年级学生赴汉口、萍乡等工矿企业实习,开创校外社会实践先例。
以上部分内容参考书目:《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
田时霖(1876—1925),又名田澍林,字世泽,浙江上虞人。田时霖不仅是中国清末民初上海工商业巨子,有名的慈善家,更是一位爱国忧民的义士。
田时霖曾任上海震升恒木行经理、震巽木商公所董事暨副经理,绍兴七邑旅沪同乡会会长、浙绍会馆永锡堂总董、上海商会商品陈列所所长、中央信托公司(后称中一信托公司)董事长。田时霖不但热心公益,还心系桑梓。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田时霖因曹娥江塘修筑事务,积劳成疾致死,年仅49岁。
民国元年,政府设立了嘉禾勋章,专门授予那些对国家有特殊贡献或学问、事业有巨大成就的人。田时霖曾两度获颁嘉禾勋章。
田时霖和张美翊是好友,都为浙江旅沪学会骨干。田公时霖邀请张美翊篡修宗谱,张美翊欣然接受并总其成,亦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