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山摩西升天处

标签:
约旦尼泊山摩西升天处 |
分类: 行万里路 |
尼泊山摩西升天处
田念慈编撰/摄影
在记述了游览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后,可以慢慢盘点两个月前到访的约旦、以色列其它的圣地圣迹了。
尼泊山被认定为是埋葬先知摩西的地方,是约旦最令人崇敬的圣地遗迹。
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内,有一尊米开朗琪罗的著名雕塑--摩西坐像。
这座摩西的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创作于1513-1516年间。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但由于教皇的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尊《摩西像》。
摩西(希伯来语:מֹשֶׁה)是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史学界认为他是犹太教(Judaism)的创始者。
摩西(Moses;希伯来语:מֹשֶׁה;阿拉伯语:موسىٰ)。天主教称为梅瑟,伊斯兰教称为穆萨,他的名字在希伯来语的意思是:从水里拉上来。摩西出生于埃及,摩西还只是一个婴儿时,被装在篮子里,法老的女儿把摩西从水里救了出来,并且为他取了名字。
公主救下摩西并且将摩西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摩西长大后一次失手杀死了一名殴打犹太人的士兵,为了躲避法老的追杀,摩西来到了米甸并娶祭司的女儿西坡拉为妻,生有二子,革舜和以利以谢
犹太教认为,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他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他是战士、政治家、诗人、道德家、史家、希伯来人的立法者。据《圣经》记载,他曾亲自和上帝交谈,受他的启示,领导希伯来民族从埃及迁徙到上帝的应许之地 -巴勒斯坦(PALESTINE)(古称迦南地),解脱他们的奴隶生活。根据《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他带领希伯来人经过红海的时候,神使海水分开,露出一片干地水,海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壁。希伯来人渡海如履平地。
在埃及兵追入红海的时候,神使海水合起来,淹没了追赶他们的追兵,使得他们顺利逃脱。
在西奈山上,他得到上帝亲手写的十诫法板,并教导希伯来人诫命,典章及律例,以及建造会幕。所颁布的诫命即《摩西十诫》。(出埃及记 19-40章)
希伯来人因为不满足而不断的抱怨,导致上帝惩罚他们在旷野漂流40年,直到第一代出埃及的人全部死亡,才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迦南。(民数记14章)[4]
在忍受了希伯来人无理取闹40年的旷野漂流生活后,摩西因为民众的抱怨而怒,在加低斯没有遵照上帝的旨意“吩咐”磐石取水,而是以杖击石,使水流出;被上帝责罚他和亚伦“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
民数记20章)
上帝令摩西上尼波山,在山上上帝指给摩西看他应许之地,惟他却不能进入。(
民数记21章)
在遥望了应许之地后,摩西死在山上。上帝亲自埋葬他在摩押地,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只是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
摩西死时120岁。眼睛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为摩西哭了30日,为摩西居丧哀哭的日子就满了。
以上三个自然段我摘自网络。翻开我所藏的《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出版),这些却出现在“申命记”的34章,而在“民数记21章”里找不到在尼泊山山上上帝指给摩西看他应许之地等的内容。
如今,尼泊山上的摩西升天处矗立着一块纪念碑,见下图。
以下5图所示的纪念碑纪念公元2000年,保罗二世到访尼泊山。
纪念碑一侧,隐隐约约似乎刻有摩西的形象。
纪念碑侧面层层叠叠,好似一页页的圣经。我理解为寓意圣经最前面的五章,即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画面中三位显然是穆斯林,说明伊斯兰教也十分崇敬摩西。
尼泊山上耸立着一架巨大的象征摩西神杖的钢制盘蛇十字架,是198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吉安尼·凡陶尼竖立的。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凡是信他的就可以得到永生。
在尼泊山下,画面正中有一棵树的地方,据说有一口泉井,是摩西没有遵照上帝的旨意“吩咐”磐石取水,而是以杖击石,使水流出”的数口泉井的一口;于是被上帝责罚,“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
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摩西均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但据传,尼泊山目前是梵蒂冈的领地并由梵蒂冈掌管,入口处的保安也来自梵蒂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