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宅院之王家大院

标签:
王家大院三雕艺术石雕砖雕木雕 |
分类: 建筑遗产 |
晋商宅院之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距离去年9月18日游览王家大院已经过去快半年了,期间无数次整理在王家大院拍摄的照片,对照借来的《晋商宅院》、藏书《王家大院》画册和网络搜索的有关资料,越整理收集越感到王家大院建筑文化底蕴之深厚,超出了我之前的想象。将王家大院称为中国民居中的故宫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王家大院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和“华夏民居第一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蕴藏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艺术精品。
本文就所拍摄的照片,就我浅薄的了解,对王家大院的三雕(石雕、木雕和砖雕)作一番注释而将通常的介绍统统略去。
狮谐音嗣,一母狮携2幼师,此抱鼓石寓意子嗣兴旺。
门前台阶两侧的狮子滚绣球石雕,极具动态感。
一对狮子戏绣球,亦惟妙惟肖!
龟和南瓜,龟寓意长寿,南瓜寓意多子。
南瓜状的柱础上刻有寿字。
绣楼梯前石雕望柱,猴子和蜂窝,寓意封侯。
私塾楼梯前石雕望柱,大猴背小猴,意即辈辈封侯、
鲤鱼跳龙门。 古代汉族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墙基石雕凤凰童子
墙基石雕24孝图之一“乳姑奉亲”。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琯,字从律,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此图可见绣楼东厢房墙基上的三块石雕,西厢房墙基上亦有三块,绣楼正房下有四块,一共士块。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十分酷热。
指日高升。汉族传统寓意图案。指日高升,成语,作谓语,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出自: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五子夺魁墙基石雕。五子夺魁是汉族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古代厉行考试制度,凡为父母者咸望子孙能得状元及第。然状元全国仅一名,故望五子各自努力争取。图案常作大儿手中持一盔帽,“盔”、“魁”同音,以示夺盔者即象征高中状元之意。
阴刻石雕墙基。画面上共有三个宝瓶,左面一个内插着如意和戟,寓意平升三级。
猫戏麻雀,猫戏图在国画中也是一个题材。
见上下2图
养正书院的门框的石雕竹子和竹叶门框。
养正书院石雕门框
月洞门上的贝叶状提额“安敦”。
高家崖敦厚宅鸡头门外砖雕影壁装饰为狮子滚绣球。在古汉语中狮嗣谐音,故有子嗣兴旺之寓意,大狮小狮比喻太师少师,彩带表示好事不断,绣球上的钱纹又有富贵之意。狮子为兽中之王,可威服百兽,镇宅避邪,因此是权威势力的象征。
敦厚宅“渔樵耕读”照壁。中间图案为渔樵耕读,上下两边的浮雕为暗八仙图案。见以上2图。
渔樵耕读是汉族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汉族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古代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与其说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不如说是内心深处对入朝为官,得到统治者赏识的一种心理寄托或向往。
“渔”是东汉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樵”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出身贫寒,靠卖柴为生,但酷爱读书。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熟读《春秋》、《楚辞》,后由同乡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耕”所指的是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读”则是讲述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暗八仙:一种由八仙纹派生而来的宗教纹样,此种纹样中并不出现人物,而是以道教中八仙各自的所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
暗八仙以扇子代表汉钟离,以宝剑代表吕洞宾,以葫芦和拐仗代表李铁拐,以阴阳板代表曹国舅,以花篮代表蓝采和,以渔鼓(或道情筒和拂尘)代表张果老,以笛子代表韩湘子,以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暗八仙纹始盛于清康熙朝,流行于整个清代。
照壁壁心为凤戏牡丹图案。
如意门内仙鹤指路照壁。
红门堡外巨大的照壁。
下面看看王家大院的砖雕作品,砖雕主要体现在影壁、墀头、屋脊、墙脊、脊兽、鸱吻、瓦当、烟囱等建筑构件上。
凝瑞居大门两边的鹤鹿同春照壁。鹿鹤同春,是以瑞兽鹿瑞禽鹤及松树桐树组成,谐音六合同春,寓意“河清海宴,国寿民安,四海之内,春光共浴”。鹿的岁阳脱角,鹤的秋去春来,是先民们记岁的方法,鹿鹤相遇,即为岁时的开始,春天的象征,寄托美好的希望。
敦厚宅鸡头门。
鸡头门
见上下2图
猫面瓦当和滴水
从女儿墙望看砖雕脊兽
砖雕烟囱
王家大院有墙必有脊,有脊必有兽。张口为官,闭口为民。王家老大老二均官爵在位,故敦厚宅和凝瑞居的墙脊屋脊上的脊兽均为张口状。
接着欣赏王家大院的木雕精品,木雕主要体现在帘架、挂落、雀替、梁柱抱头、窗(门)棂、游廊等构件上:
“喜鹊闹春”帘架
玉堂安居帘架
乐善堂匾额下的“八蛮进宝”图案。
画面上八个人物,都是少数民族装扮。有的赶着香车宝马,有的捧着金银玉石,画意为“八蛮进宝”。“蛮”是古代对南方民族的统称,意即各少数民族在高压或怀柔政策下,向朝廷进贡、俯首称臣。
谦吉轩帘架的木雕
此帘架上一共有鹿十个,意即十鹿游春。
此帘架下方两边为琴棋书画图案。中间一个吉字,两边各有一条鱼,寓意吉祥有余。
丰富多彩的窗棂。天窗中间有形似书架的窗棂。
此为杏林春燕图案
门窗窗棂
六福捧寿窗棂
绣楼槛栏木雕
梁枋木雕
挂落上的木雕是博古四艺,即佛手、荷叶、折扇和贝叶。
抱柱、挂落、雀替的木雕。
挂落木雕
四福(蝙蝠)齐来窗棂。
垂花门楼木雕
门窗窗棂
缥湘居游廊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