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2014-05-09 15:13:17)
标签:

中国古建筑

须弥座

分类: 建筑遗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田念慈编撰/摄影

 

昨天,在附近的社区图书馆借到梁思成于1935年在中国营造学社主编的《中国建筑艺术图集》(梁思成、刘致平著)。此书上卷开篇便是“台基”。梁先生说“中国的建筑,在立体的布局上,明显的主要分为三部分:(一)台基,(二)墙柱构架,(三)屋顶”;无论在国内任何地方,建于何时何时代,属于何种作用,规模无论细小或雄伟,莫不全具此三部。最显著的例,如北平故都中:宫殿,庙宇,官衙,宅邸,其间殿堂,不分时代,不论大小,这三部分均充分的各呈其美,互相衬托;中间如果是纵横着丹青辉赫的朱柱画额,上面必是堂皇如冠冕般的琉璃瓦顶;底下必有单层或多层的砖石台座,舒展开来承托。……”

梁思成接着阐述了六朝以后,从印度输入中国的须弥座。看着看着,我才发现,现今所有有关中国古建筑须弥座的论述,均源自梁先生的这本著作。于是,查找近些年来游览北京等地拍摄的各类古建筑的须弥座的照片。竟然发现,其中几张须弥座的照片在梁先生《中国建筑艺术图集》中也有刊载。今天稍稍编撰,呈献给网友们,顺便将学习到的有关“须弥座”的知识传递给各位。

1.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2.  须弥座的形式大略的说,是一段台基,其上下有几道水平的线道。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唐宋后,须弥座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

3.  须弥座一般用作等级形制较高的建筑物,如皇家宫殿、园林、陵寝和庙宇内的殿宇、寺庙、铜兽、影壁、塔、功德碑、华表、牌坊等等。

4.  宋李诫《营造法式》定下须弥坐的规范:叠砌须弥坐之制:共高一十三砖,以二砖并立,以此为例。自下一层与地平,上施单混肚砖一层,次上牙角砖一层,比混肚砖下龈收入一寸。次上罨牙砖一层,比牙角出三分。次上合莲砖一层,比罨牙砖收入一寸五分。次上束腰砖一层,比合莲下龈收入一寸。次上仰莲砖一层,比束腰出七分。次上壶门柱子砖三层,柱子比仰莲收入一寸五分。次上罨涩砖一层,比柱子出一分。次上上方涩平砖两层,比罨涩出五分。。自下而上高度比例为111111312

5.  典型的清代须弥座有6层,自下而上为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下枭刻仰莲花,上枭刻伏莲花。清式须弥座由圭脚到上坊比例为10816181619,共计51份。

6.  须弥座以石材制作为多见,但也有金属、琉璃、木制等材料。

7.  清代之后,到民国,乃至新中国,须弥座已被应用于非宗教的建筑物上,但也还是等级很高的建筑物才会使用须弥座。如中山陵,如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就安装在碑身下须弥座的束腰上。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北京雍和宫内铜狮子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故宫太和殿台基的一段。束腰处简单的浮雕。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琉璃牌坊的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承德普乐寺藏塔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十三陵明显陵碑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十三陵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十三陵华表的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十三陵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北海九龙壁的琉璃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北海小西天内的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太和殿前铜狮子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故宫太和殿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卧佛寺具足精严牌楼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颐和园智慧海西侧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颐和园花承阁遗址琉璃宝塔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香山碧云寺石牌坊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北京五塔寺(真觉寺)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的须弥座最为庞大、精湛。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南京中山陵博爱坊须弥座,吕彦直设计。这个须弥座就简化了。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南京中山陵享殿入口一侧须弥座,吕彦直设计。梁先生对于中山陵的设计给与了批评,称设计者对于中国建筑旧法,实在缺乏了解,以至于在比例上有种种的错误。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北京王府井教堂比例失调的须弥座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人民英雄纪念碑台基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下的纹饰由林徽因设计。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民国建筑---原上海特别市(即直辖市)政府大楼须弥座,现上海体育大学办公楼。董大酉设计。
我镜头中的“须弥座”
民国建筑---上海江湾体育馆拱门须弥座。董大酉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