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数加法》课例分析

(2015-03-20 15:35:5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数学教学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灵宝四中   刘伟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要想了解一条河流,你必须走到它的源头。”作为老师,我们要想上出精彩、高效的数学课堂,就必须悉心研读课标,用心把握教材。但是,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我们面对的孩子更是可爱活泼的,这就需要我们应根据学生特点,教师性格特征选用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我的一节高效数学课堂----《有理数的加法》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后反思四大方面进行解说。

数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让我们先来溯本追源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们只有明晰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加法在中招考试中总是结合其他知识点进行考察,更体现了有理数加法在数学运算中的基础地位。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达到以下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数学思考:让学生理解法则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3、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4、情感态度:加强数感和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有了目标,教学中才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加法的实际意义及法则的归纳.

(由于“数”的扩充,有理数加法与小学加法最大的区别在于:符号的确定,短时间掌握有困难,所以要求学生真正理解法则的含义和各项法则的前提条件,才能很好的掌握它。因此为更好的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的策略是)1、让学生自学课本,课本借助数轴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思想。首次感知重点,难点。2、通过学生游戏,教师举有趣的例子让学生真正理解法则,会做有理数的加法计算。再次突破重点,难点。

 (以上我们了解了要教什么,怎么教同等重要,下面我们来分析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

1、引导学生熟悉我校三交流一反馈教学模式,先学会自主交流。

2、发挥教师优势,引导学生游戏,轻松完成本节内容。

3、引导学生熟悉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1、采用自主探究,感知文本。

2、学生小组合作、班级交流,共同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6个教学环节:1温故迎新,引出课题2自主探究,感受新知  3课堂游戏,巩固新知4例题板书,规范格式5、课堂练习,巩固新知6、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首先,我们来进入第一个环节:温故迎新,引出课题

 1、我在课堂上随机且有针对性的抢答训练小学学过的一些正数加法、减法运算,学生兴趣很高,几乎人人都会,教师大力表扬学生。

2、你会吗?这一环节中出现了负数,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学生会七嘴八舌抢答、讨论,教师暂不断定学生对与错,学生中大约有百分之十的学生可能会做。此时,引出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练习小学的加减法,为本节课做铺垫,同时也树立学生自信。迎接新知,设计《你会吗?》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第二个环节:课堂游戏,巩固新知

1、学生出列,站在教室过道某一位置,我规定此时位置记为0,向前走记为正,后退走记为负,请他诠释以下加法算式,其余同学们观察他的运动结果,从而再次感知法则。

2、我规定此时每个同学口袋不管有多少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和老师没有关系,记为0,我给你口袋进钱记为正,你口袋出钱记为负,请你算你口袋到底是进钱还是出钱?正负数如何表示?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思考问题多样化。比如遇到5+-3),学生可以想象给口袋进5元,又出了3元,等于口袋进了2元,所以5+-3)等于正2-5+3,可以理解为从自己口袋出了5元,然后又进了3元,等于出了2元,所以-5+3等于负2。这样以来,基本99%的学生都能达到本节要求。此时,也是本节学生最活跃,思维最兴奋的时刻,气氛要适时冷却,因为落实才是硬道理。

未来社会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指导学生自学刻不容缓,所以从七年级入学开始,我已有意识培养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此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自主探究,总结法则

结合我提出的5个问题:

1、引入负数后,有理数的加法会出现哪些新的情况?

2、课本是怎样利用数轴分析每一种类型的加法?

318页法则里面关键词是什么?

4、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

5、你还有什么疑惑?

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学完备后,小组交流,班级交流,重点交流第4个问题,来初次突破本节难点。教师板书法则。

自学课本的用意:(1)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2)让学生知道利用数轴解决问题,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思想;(3)交流后可能有一半学生基本掌握法则,但仍未彻底,

第四个环节:学以致用,书写规范

1、我在讲解例题时,引导学生先判断类型,再确定符号,后算绝对值的三步骤的办法。

2、让学生和小学的加法对比,感受异同。

3、计算口诀: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 

【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落实是让学生能力得以体现的最佳方式,所以第五个环节: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我根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设计了6道练习题,以达到真正意义的堂清目的。

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你认为易错点是什么?你想提醒大家解题时注意什么?

3、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感受、收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评价鼓励。

四、教后反思

教,然后知不足也!研读教材,把握本真;抓住关键,点起精华,只有充分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做到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灵动的课堂,焕发生命力的课堂!

结束语:

凡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的想法都可以去尝试;

   凡是有利于教师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 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措施都可以实施。

    课堂上的交流是智慧与心灵的碰撞,课堂上的合作是自主与探究的结晶,课堂上的展示更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也将成为极具思想、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